不过百年的时间,大唐由盛转衰,与此同时原本跟着大唐盛世一起欣欣向荣的诗歌也进入了低谷,可是在这低谷中却也涌现了像李商隐这样的优秀诗人,在一片枯败景色中撑起了圈内的半边天。 李商隐,于813年出生在现在的河南沁阳,字义山,号玉谿生,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但是他的诗歌风格却更加的接近“大李杜”中的李白。 李商隐虽然是皇室宗亲,可是因为年岁久远,传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家中已经是非常贫寒了,在他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作为家里面的长子,李商隐开始抄书补贴家用,早早的承担起照顾兄弟姐妹的责任。 或许是童年的经历,过早的尝到了世间的冷暖,生活的心酸和艰难,使得李商隐的诗歌有一种忧郁的基调,因此他的诗歌读来总是让人觉得忧伤又敏感。 李商隐天资聪颖,从小的悟性就非常高,在他16岁的时候移居洛阳,因为写下了《才论》 、《圣论》两篇古文,所以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并入其幕府并与其子令狐绹结交。 令狐楚是当时的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在得他的悉心指点,很快就青出于蓝了,这个时候的他还没有想到这一技之长会成为他后来谋生的一个重要技能。 在后来的十几年时间里面,李商隐一心想着求取功名来报效祖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当时的朝廷官官相护腐败之风尽现,李商隐曾经6次应举,却次次都以失败告终,直到837年,由于令狐绹的延誉,李商隐才终于得中进士。 838年,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约,成为其幕僚并娶了他女儿,婚后琴瑟和谐,可是此时的朝廷之中牛李党派斗争激烈,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属于李党,而令狐楚液属牛党。 李商隐这个举动自然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这使得他的仕途一生都围绕着这两个党派在打转,为他埋下了祸根。 839年,李商隐虽然通过了授官考试,但是他的母亲和岳父去世了,李商隐守孝三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错过了最佳的晋升时机,再后来就一直处于一个闲居困顿的状态,他当时离权力阶层仅仅一步之遥,这也确实可惜。 在846年,宣宗即位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洗牌,之前的牛党李党通通都是要被清理的,从前所属李党的李商隐在这个时候就完全没有了立足之地,847年他随被贬官员南迁桂林,但一年后便再次落魄失业。 在这期间他的故友令狐绹对之前他投奔李党的事情耿耿于怀,也不肯对他施以援手,直到849年李商隐才得到了去徐州任职机会,非常不幸的是他的新靠山在第二年就病逝了,李商隐也不得不再另谋生路。 屋漏偏逢连夜雨,851年与他情瑟和鸣的妻子去世,李商隐接受了西川节度使的邀约,赴川在梓州幕府生活四年,不过大部分时间李商隐郁郁寡欢,妻子的离世,仕途的不顺,让此时的他已经无心再逐利仕途。 855年李商隐得盐铁推官一职,工作三年罢职后回到故乡闲居,又三年后李商隐在郑州病故。 李商隐虽然生于晚唐乱世不逢时,他的政治抱负始终未能实现,他也因此抑郁寡欢不得志,可是在晚唐的文学史上,乃至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李商隐的地位都是数一数二的。 作为一个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颇有盛唐时期诗歌的影子,很有李白那种瑰丽、气势磅礴的感觉,尤其是他的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读起来荡气回肠,至今都广为传诵。 除此之外,李商隐的骈文也写得非常的好,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他也因此是晚唐最为出色的诗人之一,是晚唐诗歌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