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老师问:你们谁知道1/7是多少?这时,李开复毫无犹豫地回答:“0.142857”时,老师与同学们皆感到惊讶,视他为“数学天才”。 李开复在自传中记述了这个故事,并坦诚之所以马上知道答案,并不是真的算出来,而是很早就记住了这个答案。 从而引发的问题是,他自己也接受了“天才”标签,进而认为自己无论在台湾还是美国都能在数学领域取得优异成绩。在赞扬声中,他对数学的热情日益增长,学习成绩也随之突飞猛进。 然而,进入大学后,李开复最初选择了数学作为主修方向,但他很快发现,与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精英班的同学相比,自己的数学才华似乎黯然失色。 原来,这些数学天才的成功并非源于外界赋予的“天才”标签,而是源自对数学的深深热爱。李开复清醒地认识到,仅有好的成绩和别人的赞誉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成就,关键在于个人的兴趣所在和内心的驱动力。 于是,李开复开始反思并探寻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最终发现了对计算机科学的浓厚兴趣。他果断转向计算机专业,这次抉择引领他走向了成功的道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