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美国关税影响,又一车企在美裁员!
失业君小编 | 文CARLOSCRUZ ARTEGRAFIA | 图

4月19日,沃尔沃集团正式发布声明称,受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影响,集团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对位于美国的三家制造工厂实施部分生产线关闭措施,预计裁员规模将达800人。此举不仅凸显了沃尔沃在北美市场的经营压力,更折射出全球贸易环境持续紧张背景下跨国车企面临的生存挑战。
根据官方披露,本次裁员涉及宾夕法尼亚州麦克卡车工厂、弗吉尼亚州都柏林工厂及马里兰州黑格斯敦工厂,主要针对重型卡车生产部门。作为沃尔沃北美核心卡车产品的生产基地,上述工厂当前正面临订单量同比下滑18%的严峻局面。这一数据直接反映了关税政策对制造业供应链的冲击效应,以及跨国企业在区域市场布局中面临的战略调整压力。

尽管沃尔沃在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中交出了一份整体稳健的成绩单,净销售额达1312亿瑞典克朗,营业利润率维持在13.8%!但其在北美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透露出疲态:北美地区卡车交付量同比下滑6%,尽管市场份额略有提升,但订单量却大幅跳水,暴跌37%,这无疑反映出市场信心的不足。与此同时,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型销量也同比下滑了36%,而北美市场对燃油车型的依赖程度更高,电动化布局步伐相对缓慢。例如,原计划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EX30电动车型,就因关税问题被迫推迟上市,并最终选择在比利时进行生产。
为缓解关税压力,沃尔沃尝试通过本土化生产来寻求突破,例如在南卡罗来纳州建设电池工厂,并积极寻求与美国本土电池供应商的合作,以期符合《通胀削减法案》的补贴要求。然而,供应链的重构并非一蹴而就,短期内成本难以得到有效消化,裁员成为了无奈之举。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关税政策调整已成为影响跨国车企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沃尔沃近期的大规模裁员举措,关税成本激增便是背后关键的推动力量。
①零部件成本上升,利润空间遭挤压
美国近年来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这一举措对沃尔沃造成了显著冲击。原本稳定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因关税的增加而变得成本高昂。据沃尔沃内部估算,由于关税因素,单车制造成本大幅攀升12% - 15%。成本的增加如同沉重的负担,直接挤压了沃尔沃的利润空间。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成本的上升使得沃尔沃在定价策略上陷入两难境地,若提高售价,可能面临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若维持原价,利润将大幅缩水,这无疑对沃尔沃的财务状况和长期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②市场需求萎缩,订单交付量双降
货运费率的频繁波动以及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如同阴云一般笼罩着汽车市场,尤其是重型卡车领域。货运费率的起伏不定,增加了物流成本和运营风险,使得企业在采购重型卡车时更加谨慎。而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让企业难以对未来的市场走势做出准确判断,从而抑制了投资和采购意愿。
以沃尔沃在北美市场的表现为例,2024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令人担忧。该季度,沃尔沃北美卡车订单量同比骤降37%,交付量也减少了6%。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市场需求的萎缩态势,订单的减少意味着生产计划的调整和产能的闲置,进一步加剧了沃尔沃的经营压力。
③供应链断裂风险加剧,生产布局面临重构
特朗普政府曾对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发出关税威胁(后虽暂缓实施),但这一事件已经在北美一体化供应链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北美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高度一体化的汽车供应链体系,各国之间的零部件供应和整车生产紧密相连。关税威胁使得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威胁,车企面临着供应链断裂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沃尔沃等车企不得不重新评估生产布局。一方面,需要考虑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不受关税影响的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和供应链风险;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寻找应对关税政策变化的有效策略。然而,生产布局的调整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这无疑增加了沃尔沃的运营成本和管理难度。

沃尔沃的裁员并非个例,美国关税政策已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Stellantis暂停了墨西哥工厂的生产,福特正在考虑将皮卡生产线迁回美国,宝马、奔驰则加速推进SUV车型的本土化生产。行业分析显示,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国汽车均价上涨3000美元,2025年销量或将减少100万辆。同时,中国对美产大排量汽车加征10%关税,对凯迪拉克、Jeep等品牌造成打击,迫使车企调整全球市场策略。
在“成本控制”与“市场准入”之间,车企被迫寻找平衡点。例如,零跑、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加速在欧洲建厂,而沃尔沃则试图通过分散生产基地,如比利时根特工厂来规避贸易壁垒。

沃尔沃的裁员,无疑是贸易保护主义下的一个缩影。其影响深远,短期产能收缩可能导致市场份额流失,但长期来看,供应链的本土化可能增强其抗风险能力。电动化与贸易政策交织,车企需同时应对技术迭代和地缘政治的双重挑战。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虽以“制造业回流”为名,但实际却加剧了行业成本与不确定性,或许与初衷背道而驰。
总之,沃尔沃的800人裁员,不仅是企业个体的调整,更是全球化退潮时代跨国车企的集体阵痛。在关税与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唯有加速技术创新与供应链韧性建设,方能在动荡中谋得生机。
议
网友热议
@人在囧囧途puls(IP京):
关税大棒害人害己! 沃尔沃裁员800人只是开始,美国制造业回流根本是空话,最后埋单的还是消费者和工人,车价涨了谁还买?
@勒贝孤山子2008(IP沪):
电动化转型太慢的锅也要关税背? 沃尔沃自己在中国市场新能源都卖不动,北美还在死守燃油车,政策压力只是遮羞布吧!

@Zeroyieler(IP苏):
特朗普的关税战就是双刃剑,逼着车企到处建厂,成本越来越高,最后美国工人丢了工作,车企利润也崩了,图啥?
@柏大叔Broda(IP粤):
沃尔沃财报看着还行,但北美市场明显拖后腿,再不砍产能怕是要亏更多。壮士断腕,总比硬撑强……

@郝裴裴Hopelff(IPHK):
关税战再打下去,美国马路上全是本土高价车,进口车买不起,本土车又没技术优势,这是要开历史倒车啊。
@@SerapHeng(IP鄂):
建电池厂就能救命?沃尔沃怕不是被美国政府画的大饼忽悠瘸了,最后成本还得自己扛……


最后一条,梦醒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