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当年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前去秦王宫刺杀秦王时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当年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前去秦王宫刺杀秦王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带着刺杀秦王的使命出发,肩负着燕太子丹的信任和期望,谁曾想到真的如诗句中唱的那样一去不复还。 荆轲是卫国人,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刺客,也是历史上的四大刺客之一,荆轲的父亲是当时的剑术高手,荆轲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读书练剑,都说习武之人非常的爽快,他为人特别的慷慨仗义。 在当时燕国还有一个豪侠叫做田光,他与荆轲的父亲都是一代泰斗,在江湖中享有盛名,只是可惜因为当时的资讯交通条件,两人生前却从来没有交过手,他们都认为这是人生恨事。 在荆轲的父亲病逝后,荆轲携父亲生前佩剑来到燕国拜访田光,荆轲替父以剑会友,与田光坐而论剑,替父亲完成了生前的憾事。 在燕国,荆轲和当地的狗屠夫及擅长击筑的高渐离结交,成为知己,荆轲特别好饮酒,常与屠夫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拍节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身旁像没有人的样子。 荆轲虽说喜欢混在酒徒中,给人以轻狂放荡的姿态,但是他的为人却深沉稳重,他喜欢读书,在他游历诸侯各国的时候,就喜好与当地贤士豪杰相结交。 公元前227年,当时的秦国格外的强大,秦王嬴政一心想要统一六国,嬴政在灭掉韩国之后一路向北进军,燕国太子丹因秦王嬴政夺去燕国土地,心生仇恨,决心报复。 他为报仇,不惜一切代价寻找能够刺杀秦王政的勇士,后来,田光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荆轲也因此成为太子丹的门下宾客,太子丹还为他提供了优厚的生活待遇。 公元前230年,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太子丹害怕秦国会一举歼灭燕国,与荆轲商量确定了刺杀秦王的策略。 但荆轲提出,刺秦前,先要有督亢地区的地图和樊将军的首级,这样他才能有正当理由接近秦王。 经过游说,樊将军主动献上首级,同时还准备了一把在毒药中煮过的匕首和一名燕国的勇士来帮助荆柯。 荆轲带着燕国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准备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在临行前,燕太子丹和好友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一度悲壮,后来的事情也是人尽皆知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了。 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试图刺杀秦王,他把煮过毒水的匕首放在地图里面,当他打开地图的时候,匕首露了出来。 图穷匕首见,秦王见事情不妙,就起势作跑,荆轲眼疾手快抓住秦王,就向他身上刺去。 结果秦王衣袖扯断了,被他挣脱,秦王绕着朝堂的大柱就跑,按照当时秦朝的历法,武士不得进入殿堂。 秦朝大臣也都没有兵器,没有人能够来救秦王,情况非常危急,这时大臣中有一个做医生的,急中生智,把身上的药带向荆轲投了过去,荆轲一分神,秦王就缓过神来了。 也就在此时大殿之外的武士们也冲了进来,所以荆轲未能成功刺中秦王,反而被秦王杀死。 尽管荆轲刺秦的行动失败了,但他的勇敢和忠诚赢得了后人的敬仰,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在历史上也变成了永恒的经典。 不过世人对于荆轲的评价一直都是褒贬不一的,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勇士,是一个爱国人士,也是一个仗义的侠客,当时秦国一统六国是迟早的事情,但是他却能够与强大的秦国抗衡,带着地图和匕首就出发了,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 也有一些人认为荆轲是匹夫之勇,在那样的情况下荆轲去刺杀秦王无异于千里送人头,他的失败不但加速了燕国的灭亡速度,也加快了秦国一统六国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