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公开演讲中大胆预测:“快则一两年,慢则两三年,中国一定能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这一言论,无疑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著名专家林毅夫的一段发言近日在网上引发大众的热议,林毅夫表示,我们国家的经济状况很好,极有可能在未来实现5%的增长率。 有小部分人对于这个数字表示了怀疑,那么林毅夫到底是基于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呢? 林毅夫对此做出了解释,首先,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一直很好,虽然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发达国家能够做到的,我们肯定也能做到,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其次,是中国的人口资源非常的丰富。在某种程度上,人口多也就意味着具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也就意味着未来的希望。 最后,就是我们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的优势——中国拥有着完备的基础设施,很多发展中国家可能也有很多的人口,但是他们的发展综合素质比不过中国,空有人口,没有配套的基础设施,依旧没有办法发展经济。 国外有的一些声音,认为中国要进入老龄化,人口对于中国来说将不是红利,而是压力。 但是林毅夫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虽然国际上确实存在这种情况,比如此前的日本,他们就是因为人口老龄化而让社会的发展不断变慢,但是这个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有着自己特色的发展方式,将创新作为重中之重,这样,一定能够改变这个“历史怪圈”。 此外,林毅夫也提到了中国居民人均收入的问题,13000美元是国际上的标准,那么我国现在人均GDP有多少呢?按照我国的统计,我们已经达到了12500美元了,和国际上的标准没有差多少。按照我们的发展速度,很快就能达到国际上要求的目标。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盯着中国的发展,按照现在我们预测的5%这个增长率,赶超一些发达国家还是有一些挑战,一是这些发达国家本身自己也在进步,二是这些发达国家发展的时间比我们早,还有一些国家在不遗余力的限制我们,所以中国要冲过阻力,取得突破。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就是人均收入的问题,林毅夫也提到了,现在中国收入比较低的人还是那些落后山村、乡村的人民,要想真正的提高这些人的生活水平,还是要靠我们的政策帮扶。 从林毅夫的长篇发言来看,和那些满口空话、套话的经济学家相比,林毅夫是真的懂经济的人,坐而论道必须要切合实际,以理论联系实际娓娓道来。 值得一提的是,林毅夫本身就是一位爱国人士,林先生在40多年前中国贫穷落后的时代,好多人都想方设法到发达国家去,他却冒生命危险以泅渡的方式回大陆,奉献自己智慧,爱国民族情怀天地可鉴! 当时很多台湾人对于林毅夫的选择感到非常的不理解,但是这么多年以来,林毅夫对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也一直从正确的方向,不偏不倚的对国家的经济做预测。 未来,靠英明的领导、光明的理论、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良好的环境、勤劳的人民等等以永葆进步发展和繁荣富强。#MCN首发激励计划# 信息来源: 1.《专访全国政协常委林毅夫:快则一两年,慢则两三年,中国一定能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 2.中国经济周刊《林毅夫预判:“十四五”期间,中国将成为高收入国家》 -07/30/content_2003226.htm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