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少人应该都是知道这个典故的,姜太公也就是姜子牙,他算是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少人应该都是知道这个典故的,姜太公也就是姜子牙,他算是中国历史上的兵家鼻祖了,他在用兵布阵上非常厉害,对周朝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也是周武王姬发的首席智囊团。 姜子牙的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不过在他出生的时候家里早就败落了,所以他的前半生过得比较寒微,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姜子牙为了生活卖过酒肉,他的妻子嫌弃他没有什么本事,最后也离他而去,然而姜子牙一直心中有大志,不管是从事什么工作,哪怕挣扎在生活的水平线上,他也不忘记每天花一点时间去研究天文地理和军事理论。 据说姜子牙也辅佐过商纣王,可以没能得到商纣王重用,于是便离开云游四海,不过姜子牙还是希望有一天自己所学能够让国家变得更加的富强繁荣,他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希望能遇到赏识自己的人。 这一等就到了七十多岁,说起来他也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渭水之滨垂钓的时候遇到了明主西伯侯姬昌,说出了经典的那句话,自此姜子牙便开始建功立业,名扬天下。 姬昌遇姜子牙后与他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姬昌非常的高兴,因为他认为自己遇到了一个奇才,所以立刻拜姜子牙为“太师”,尊称太公望,从此之后姜子牙成为了西伯侯的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 在推翻商纣过程中,姜子牙一共辅佐两代周王,分别是周文王和周武王,自古以来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纣王残暴不仁,好大武功,姜子牙就建议周王让他积善修德,明道行仁,以此来获取民心。 同时外加之其卓越的谋略和用兵之道,姜太公帮助两代周王整备军力,团结睦邻诸侯,最终通过牧野之战,消灭了昏庸的商纣王,建立了周朝。 武王灭商后,同姜子牙、周公旦等人商议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作出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国,充当周朝统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正是由于这个分封的政策,居然促成了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国家,其国祚竟达800年,后来直到秦始皇一统六国才换掉了这个持续了一千多年的制度。 在周成王时期,诸侯起兵反周,姜太公父子辅助周公旦,一个在后方坐镇京都、运筹帷幄,一个在前方领兵东征、冲锋陷阵,东西夹攻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战功。 再后来,周成王去世,姜子牙父子又接受了成王托孤的遗命,担负起辅佐太子的重任,后又与众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钊登位,史称周康王。 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而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建立齐国,以稳定东方。 周康王六年,姜子牙卒于镐京,岁寿139岁,子丁公吕伋。 其实关于姜子牙的年龄,听起来可能有些夸大的成分,虽然当时的史料可能存在缺失,但他前后一共辅佐了4位君主,足以说明他是一个长寿之人。 姜太公在军事上的建树颇丰,他之所以能被誉为兵家宗师、齐国兵圣、中国武祖,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兵论、兵法、兵书、战策、战术等一整套的军事理论学说,就其最早发端、形成体系、构成学说来说,都始自齐国,源自姜太公。 姜子牙的《太公兵法》,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这本兵书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姜子牙在历朝历代的威望极高,他被历代皇帝封为武圣,唐肃宗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宋真宗时,又封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 到了后世民间还流传着一些关于姜子牙的传说,还有一些关于他的神话故事,比如《封神榜》等小说,从此,姜太公由人变成了神,并且为民间广为信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