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被卡脖子也就算了,连吃个北京烤鸭都能被卡脖子?英国曾凭借樱桃谷鸭的专利,每年从中国获利数亿人民币!明明是“中国鸭”,为何还被卡脖子?好在2017年这个问题解决了......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下期故事更精彩[比心]) 中国作为一个美食之国,有着丰富的肉类消费习惯和独特的烹饪技术,尤其是在鸭肉的消费上,中国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是全球最大的食用鸭产品消费国家之一。 在中国众多的鸭肉料理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北京烤鸭,北京烤鸭起源于明朝时期的老字号全聚德,凭借其精湛的传统技艺,使得这款美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而备受人们追捧的原因,则在于它选材讲究、烹饪精细、色香味俱佳的特点,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这就需要传承者有足够的耐心和热情去坚守这份千年古法。 最开始,我们烤鸭所用的鸭种是北京鸭,顾名思义,北京鸭起源于中国的北京地区,是一种适合大肆养殖的鸭种。 它的肉质鲜美,并且生长周期短,也因此,北京鸭在世界享有盛名。 可如今的北京鸭已经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基于北京鸭改良过的鸭种。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由英国企业家与当地农户合作培育出了一个基于北京鸭改良的新鸭种:樱桃谷鸭。 樱桃谷鸭的生长速度更快,并且相对于北京鸭来说,饲养成本也低很多,更重要的是,樱桃谷鸭的肉质口感都比北京鸭要出色很多。 该鸭种迅速抢占了鸭肉市场,可随着樱桃谷鸭在国际市场上的风靡,关于它的知识产权的问题也日益显著。 虽然北京鸭出自中国,并且樱桃谷鸭是从北京鸭改良而来,可樱桃谷鸭的所有权以及专利权却掌握在英国的公司手中。 即使我们常年大规模养殖,但却无法掌握关键的技术,长期以来,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国内企业不得不大量进口樱桃谷鸭种苗和相关饲料,以保证供应充足。 但是这样一来,无形之中将巨大的利润拱手相送给了国外企业,不利于我国本土养殖业和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想象,在中国,每卖出一只烤鸭,如果他的原材料使用的是由樱桃谷鸭培育出的鸭种,我们都需要向英国的公司支付专利费,这种情况无疑对消费者产生了很大了影响。 好在,2017年,中国农业和首农股份合作,成功收购了英国樱桃谷农场100%的股权。 自此,中国解决了长期以来被樱桃谷鸭“卡脖子”的问题,而将专利拿在自己手中后,相对于出售烤鸭等鸭肉类制品的利润也大幅度提高。 而归根结底,最开始的问题就出在英国培育樱桃谷鸭时,虽然用的是北京鸭,但当时我国对知识产权,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缺乏保护意识。 痛定思痛,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我们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权保护,来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产业链安全可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谢点赞,关注,转发,谢谢! 参考资料:新华网《首农中信15亿“接回”北京鸭》今日头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