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去朝鲜给毛岸英迁墓,结果刚准备开挖,一名朝鲜妇女就带着小孙女跑了过来,阻止他们,说毛岸英是她的儿子……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下期故事更精彩[比心]) 1955,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支小型队伍来到了风景秀丽的大榆洞后山,他们在一位志愿军首长的带领下前来,为了完成一个特殊的任务。 他们要将在抗美援朝战役中,两位为国家英勇献身的战士:毛岸英和高瑞欣,迁葬至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内。 然而,正当战士们预备展开迁坟行动时,一位白发苍苍的朝鲜老妇人,紧抱着怀中幼小的孙女,泪流满面地拦在了墓地前,高声哭诉着:“你们干什么?!他是我的儿子,你们不能挖他的墓!”。 这位老妇人引起了志愿军战士们的注意,而老妇人的话尤其让她战士们不理解。 他们可是知道墓主人的真正身份,那是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啊! 可这位老妇人坚持认为此地所葬的是她的亲生儿子,这让他们感到非常疑惑,为何老妇人会有如此坚定的信念? 志愿军首长安抚了这位老妇人,和她攀谈起来,原来,这名老妇人名叫朴真真,而让她如此执着地守护着的烈士,曾是一个被她称为"刘秘书"的志愿军战士,他曾无数次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救助她们祖孙二人脱离危难。 有一次,朴真真的家宅遭受美军空袭,火势猛烈,"刘秘书"不顾个人安危,两度闯入烈火中,成功地将她与孙女救出。 那一场火灾毁灭了她家中的一切,但在她心中,对"刘秘书"的感激之情却是怎么也烧不尽的。 自此,她将"刘秘书"视为亲人一样,不时造访部队表达慰问之情。 每次朴真真到来,"刘秘书"总是热情地招待她,甚至从自己珍藏的物品中拿出糖果赠予她的小孙女。 在那饥饿贫困的年代,那些糖果成了小女孩儿时最甜蜜的记忆,可到了1950年的11月,"刘秘书"的身影却永远消失了。 朴真真后来才得知,在一次美军的空袭当中,"刘秘书"英勇牺牲。 悲恸之中的朴真真只能来到"刘秘书"的墓前,寄托哀思,从这之后,她开始了一年又一年地在坟前守候的生活。 尽管生活困苦,环境艰苦,但她从未放弃过,每日清理坟墓,拔除杂草,直至他们到访的这一天。 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志愿军首长也透露了这位“刘秘书”的真实身份,当朴真真得知“刘秘书”的真实身份时,她呆立当场,她怎么也不会想到毛主席竟然会把自己的儿子派来朝鲜战场支援他们。 朴真真说不出话来,想起了“刘秘书”的牺牲,想起了毛主席的大义,这位老妇人面对着北京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朴真真与毛岸英之间的情谊,象征着中朝两国人民携手对抗外敌的不屈精神和深厚情谊,这段纯真的友谊,将始终铭记在两国民众心中,成为了中朝永恒的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谢点赞,关注,转发,谢谢! 信息来源:四川正道文化《1955年毛岸英迁墓,一朝鲜妇女拦下志愿军战士:这墓谁也不能迁》 #MCN首发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