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64年,沈醉回忆:江姐被审的时候,他在一旁目睹了全过程,当年徐远举没对江姐进

1964年,沈醉回忆:江姐被审的时候,他在一旁目睹了全过程,当年徐远举没对江姐进行侮辱,是他踢了徐远举一脚,罗广斌说:江姐的机智、勇敢没写进小说,真是太可惜。   江姐的原名叫作江竹筠,“江姐”是大家对她的爱称和尊称。江竹筠有着一个非常悲惨的童年,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离婚之后的母亲独自带着江竹筠和儿子一起来到了重庆。   毕竟是带着两双吃饭的嘴,江姐的母亲没有稳定的工作,根本养不活两个孩子,于是她便让女儿(江姐)到工厂里做了女工。   营养不良的江姐比同龄人都要矮小,工厂的老板担心江姐干不了活儿,不想花钱雇她,但是江姐灵机一动,从旁边搬了一把高脚凳,直接就干起了活儿。   江姐做事麻利,老板看了很是欢喜,便马上答应让江姐第二天来上班。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江姐的真实人生:被捕当晚即遭重刑 曾受刑晕死三次》)   从小就过惯了苦生活的江姐从此正式踏上了社会,虽然她并不娇气,但是工厂厂长丑恶的资本主义剥削嘴脸以及工厂艰苦的生活还是让她大为震撼,江姐在心中也坚定了信念,将来一定要为广大劳动人民发声。   但是年纪还小的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呢?江姐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她很清楚,自己肯定不能一辈子这样下去,于是江姐开始尝试半工半读,白天在工厂打工,晚上就到学校里面上课。   据江姐的朋友们回忆,江姐的记忆力特别的好,很多内容她只需要看一遍就能完全记住,后来被捕入狱之后,江姐还凭借自己超强的记忆默写下了《新民主主义论》,并且在监狱里充当老师,为狱友们传授知识。   不仅如此,江姐在语言方面也很有天赋,她自学了俄语,曾经还参加了俄国文章的翻译工作。   江姐虽然是女同志,但是在领导学生运动中特别有自己的一套,学生们都非常的信服她,江姐不止一次向组织上提出要从思想上引导大众。 为了真正落实这套想法,江姐主动提出承担新报刊《挺进报》的文字校对工作,在她的努力下,《挺进报》很快就成了当地的主流媒体报刊,同时,“江姐”这个名字也让敌人开始感到害怕。   组织上为了保障江姐的安全,劝说江姐避避风头,等到敌人不再关注她的时候,再让她出来工作,但是江姐却拒绝了,她认为在这种特殊的时候,自己更应该站出来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如果人人都害怕死亡,那岂不是都失去了信仰?   江姐这个人非常的“执拗”,只要是她认定的事情,就算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无奈之下,组织上只能提醒江姐注意自己的安全。   可惜的是,因为叛徒打入《挺进报》,最终江姐的身份遭到了泄露,她被敌人逮捕了。   一开始,敌人觉得江姐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能有多强的意志?顶多上上刑具再吓一吓她,她也就乖乖的听话了。   然而敌人没有想到,入狱后的江姐不仅没有被各种刑罚吓到,反而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努力的宣传我党的政策,带动狱友们一起和监狱作斗争。   江姐的号召力让敌人感到害怕,面对心理素质异常强大的江姐,敌人也没辙了,最终,敌人选择将江姐处死以震慑其他的犯人,江姐知道自己要被处死的时候,非常的淡定,她写下了一封托孤的遗书,告诫孩子们一定要对生活有信心,不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