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一场活动中,全球领先的图形处理器巨头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他的母校——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表了一场引人深思的演讲。黄仁勋先生揭示了一个关于技术发展趋势的重大洞见,尤其聚焦于AI领域尤其是生成式AI技术对未来编程职业格局的影响。#AI算力之争# #黄仁勋谈kpi# #谈AI生成技术# #编程有多重要# #分享编程心得# 时至2024年3月初,黄仁勋提及一个现实情况,即当今世界上大约有1000万人凭借其编程技能获得了就业机会,这使得那些不具备编程能力的广大人群似乎处在了某种技术发展的“滞后”状态。但他进一步指出,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普及,这种依赖传统编程技术的职业价值可能会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设想一下这样一个未来场景:编程不再是少数专家的专利,而是几乎每个人都能通过简单对话来实现与计算机的深度交互。就如同在今天的YouTube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用户利用提示工程技术,即便是从未接触过一行代码的孩子们,也能借助先进的AI助手如ChatGPT,仅仅通过自然语言交流就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这些孩子们无需深入掌握复杂的编程逻辑,只需向AI阐述他们的想法,就能够得到精准高效的代码实现。 黄仁勋强调,这一趋势预示着计算机科学界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推动世界向前发展。生成式AI的进步实质上是在填平技术鸿沟,让编程的力量不再受限于专业知识的壁垒,而能普惠大众。他满怀期待地描绘出一幅新的图景,在那里,人工智能如同一位贴心的伙伴,帮助每一个人将创意变为现实,无论他们是生物学家、教育家、制造商还是农民,都将有机会通过智能工具扩展自己的创新边界。 因此,黄仁勋的前瞻性观点不仅让我们重新审视编程教育的价值所在,也引领我们思考在AI赋能的新时代下,人类应当如何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去追求那些更加关乎人性智慧和创新能力的核心技能。这场由生成式AI驱动的革命,正悄然改变着我们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为未来的教育与职业规划开辟了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