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建议的“清淡饮食”该咋吃 大鱼大肉吃多了,很多人年后肠胃不舒服。去医院看病时,常被医生叮嘱要清淡饮食。清淡饮食到底该咋吃?快来听听营养专家怎么说。 清淡饮食≠喝粥吃素 “过年几乎顿顿吃肉,肠胃到现在还没缓过来,想起以前肠胃不舒服时,医生会交代注意清淡饮食,不知道到底怎么个清淡法,是多喝粥、多吃素吗?”李先生的这番心声,引起很多市民共鸣。 “不能把清淡饮食跟喝粥吃素直接画等号。”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田俊梅说,从营养学的角度说,清淡饮食对标的是低盐、低脂饮食,通俗地说就是少吃重口味,即少油、少盐、少糖,但营养要均衡。 田俊梅说,作为营养师,一般不会笼统地跟患者说清淡饮食,而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交代他们具体的饮食方式,比如,需要减重的人应低脂饮食,少吃肥肉、肉皮等,适量吃精瘦肉,在烹调方式上,多用蒸、煮、炖、烩、焖,尽量避免油炸等。 需要强调的是,清淡饮食不等于不吃肉,肉、蛋、奶都要有,长时间只喝粥吃菜,容易导致营养缺乏、贫血、低钠、肌肉流失等。根据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普通成年人每天应摄入120克至200克动物性食物,主要是指肉和蛋类。 老年人吃肉宜蒸煮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有越来越多老年人意识到吃肉的重要性,但牙齿或消化功能不好,想吃肉却有心无力该怎么办?营养师的建议是通过改变烹调方式,让自己快乐吃肉。 田俊梅说,可以把肉煮得烂一点儿,这样更利于咀嚼和消化。还可以把大块肉做成肉糜,包成包子、饺子,也可以做成水汆肉丸、瘦肉粥等,都是清淡饮食的好选择。 总之,年纪大了,更要重视吃肉这件事儿,为身体储存蛋白质和肌肉。肌肉有力量了,走路就更稳、更快了,既能提高生活质量,又能避免跌倒等风险的发生,这对于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 素食人群要注意营养均衡 对素食者来说,过年过节不存在“大鱼大肉吃多了”的烦恼,但要注意营养均衡。 素食人群应更重视食物的多样性,更精心地为自己安排一日三餐,避免营养缺乏,尤其要重视谷物、大豆及豆制品的摄入,满足身体对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需求。以普通年轻女性为例,每天应摄入约40克大豆及相当量的大豆制品。可以把这个量换着花样安排到一日三餐中,比如,早上喝一杯豆浆,中午吃炒黄豆芽,晚上吃白菜炖豆腐,就能轻松满足身体所需。另外,还要常吃坚果、海藻和菌菇,新鲜蔬果摄入充足,这些都是素食者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长期吃素容易导致维生素B12缺乏,引发贫血等,所以素食人群要定期检测营养状况,必要时可以吃营养补充剂,前提是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要盲目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