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海关在1957年从一位中国妇女的手提箱中私吞6800美元时,她高兴得哈哈大笑,但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这个举动,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信息来源:《林兰英传》- 林兰英的生平和科学贡献) 林兰英,半导体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我国半导体事业以及科学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多年前,林兰英就在美国学术界声名不菲了,在学术上造诣颇高,特别是半导体领域,她更是深耕其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美期间她曾任职于索菲亚公司,并且年薪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每年一万美金!在那个国内大部分人还挣扎在温饱线上时,她在美国能够过上层生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回到中国后的工资,只有207元人民币每月,尽管如此,林兰英还是毅然决定回到中国。原因无他,因为她是中国人。 当时的中国刚刚建国,所有的东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急需一大批拥有经验的科学带头人员,带领年轻的新中国开启各项先进技术的研究。 在接到回国邀请后林兰英不顾他人的劝阻和嘲笑,马上着手准备归国事宜。 美国政府当然不会轻易放人,就连请求回去照顾年迈的母亲,这个理由都被驳回。 终于,在1957年,林兰英的归国申请终于审批下来了,狂喜之余,她在想,带些什么“礼物”给她百废待兴的祖国母亲呢? 思来想去,把自己在硅锗晶体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带回去,但是,美国对于自己的科技封锁的十分严密,不可能放任她自由的带回去。 地点来到纽约肯尼迪机场,人潮涌动,没人知道林兰英藏在平静外表下的惊涛骇浪,他的行李箱内层就放着50克的锗单晶和100克的硅单晶。 林兰英将他们装在普通的药盒里,就像普通的药品一样。 “没问题了女士,检查完毕,您可以正常离开”海关检查人员说到,莫名的顺利却好似预示着后续的波折。 就在林兰英准备离开时,被另一位海关不怀好意的拦住,当时的林兰英心脏狂跳,一旦被发现她箱子里的锗单晶和硅单晶,面临的可不止回不了国这么简单。 幸好,林兰英早有预料,她事先在行李箱放置了6800元美金,且正在显眼的地方,那位不怀好意的海关也正是看见了这6800美元现金。 见钱眼开的海关哪还顾得上仔细翻找其他东西,马上开始逼问“一个人带这么多现金干什么?”。本也是无理取闹,林兰英更是故意不理睬。 海关人员见状,又拿起了旁边的药瓶,说特效药是不准带出国的,林兰英决绝的说到“药是救命的,钱,你们想要就拿走吧”。 这正合海关人员的心意,他们强制没收了现金,林兰英将愤怒写在脸上,将雀跃悄悄藏在心里及其行李。 就这样,林兰英用6800美元现金“买”到了50克的锗单晶和100克的硅单晶带回国的机会,而这些对于祖国的科技进步的助力是用价值无法估量的。 回国后,林兰英将这些珍贵的材料,毫不犹豫地捐赠给了中科院物理所。并且在她的带领下,中国半导体事业开始全面发展。 林兰英,于1918年出生于福建莆田,尽管生在名门望族,衣食无忧,可身为女孩子的她还是深受封建重男轻女思想的毒害。 眼见着家里的哥哥弟弟都进入学堂,接触新文化,学习新思想,她不由得也深深受到知识魅力的吸引。 “我想读书!”这坚定的大字从林兰英口中吐出,也被她封建思想的父母坚定的拒绝,她也没有就此放弃。 绝食,是她能想到最狠绝的办法了,让她愚昧无知一辈子,她毋宁死!三天,她粒米未进,最终父母妥协了,将她送入了学堂。 林兰英也十分争气,在结束了福建协和大学物理专业的学习后,于1948年前往美国继续深造。 后来接到国家的归国邀请,便发生了上面的故事。 林兰英回国后,带领着团队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打拼,打破了中美技术封锁的局面,摆脱了在硅晶体方面对外部设备的依赖。 不仅如此林兰英还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人才,为中国科学事业留下了一颗有一颗的种子,在中国发展史版图上留下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章。 我们要牢记如林兰英一般的前辈们,接过祖国繁荣发展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