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给俄罗斯的强援,突然被人叫停,俄朝提前收到了什么风声? 朝鲜对俄罗斯的援助停止了吗?此前有四艘专门往俄罗斯运送物资的集装箱船舶,已经在港口停靠了近三周。 这是韩国日前爆出来的一条消息。韩方称,自从去年8月底,发现四艘集装箱船只,往返朝俄之间运送物资后,就对此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并进行了密切监视。 按照韩方的分析,船只运送的应该是军事物资,极有可能是152毫米炮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从去年至今,朝鲜总共向俄罗斯发了6700个集装箱,炮弹的数量至少300万枚。 不过,韩国最近也注意到,这四艘集装箱船舶,已经将近三周没有任何动静了。 对于这个问题怎么看呢?虽然目前还不知道具体情况,但分析起来无非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由于美日韩的不断挑衅,现在的半岛局势比较紧张,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朝韩之间随时都有可能擦枪走火。而身为当事方的朝鲜,也不得不为有可能发生的冲突未雨绸缪,提前储备军事物资。 但根据韩国国防部的披露,目前朝鲜军工企业的开工率仅为三成,这种情况对于朝鲜来说很不利。也就是说,朝韩一旦爆发冲突,以朝鲜当前的军工生产能力,也极有可能陷入弹药不足的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对于继续支援俄罗斯,先满足自身的需求对朝鲜来说则显得更为迫切。 其次,在战火中挺了两年的俄罗斯,自身对弹药的需求也出现了明显变化。俄防长绍伊古去年年底就曾指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其国内军工企业的生产效能整整翻了两倍,尤其是弹药方面,更是增加了17.5倍。 也就是说,在这两年的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国内的军工企业爆发了巨大的潜力,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已经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满足战争的需要。 绍伊古是土木专业出身,打仗可能真的不是特别擅长,但是管理后勤应该说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俄联邦总统普京也是个很有能力的领导者,眼光也特别独到,要不然也不会让绍伊古主抓后勤工作。 还有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最近外媒披露的消息,欧洲国家竟然出现了“弹药荒”。 德媒日前专门有一篇报道,称德国等西方国家,生产弹药的过程中高度依赖中国的原料“棉短绒”。可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国就停止了这种原料的出口,以至于德国等西方国家无法生产足够的子弹和炮弹。 其实,德媒的报道也不完全对,德国等西方国家高度依赖中国的原料不假,包括美国在内也不得不从中国进口棉短绒。 德国等西方国家出现“弹药荒”也是真的,日前法国就明确表示,因为缺乏来自中国的棉短绒,无法生产足够的炮弹。 但是,可不是中国停止了这种原料的出口,而是欧盟跟着美国瞎蹦跶,以所谓的“强制劳动违反人权”为由对中国相关企业进行制裁,导致这些必要的原料没办法出口。所以,德国等西方国家纯属自作自受。 不过,通过这个消息倒是也能看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美西方国家生产不出足够的炮弹,也就意味着乌克兰得不到足够的炮弹。这样一来俄罗斯的压力就更小了,自然也就用不着盟友的援助了。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情况不是很明了,朝鲜的集装箱船舶或许只是暂停,说不定过一段时间就又继续运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