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一夜之间,互联网很多财经,金融类自媒体,都在发布类似“海外汽车企业放弃电动车,中国车企点错了科技树”,“全世界都不陪中国玩电动车”,“中国电动车方向错了”……的消息。
我感觉,这不正常,甚至非常吊诡。
因为,这个新闻不难读懂,欧洲车厂明确说,暂缓全面纯电动化转型,需要更长时间的过度期。而苹果不玩整车,也不意味着苹果不会在智能汽车相关其他产业布局,这是生意的选择。
但,哪怕把这些消息往最极端方向解读,也得不出“全世界都不玩纯电动车,中国电动车产业要崩溃”这类结论吧。
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极度蠢,语文水平非常差,小学生阅读理解都做不及格那种;另一种可能,就是坏,别有用心的坏。
我向来反感阴谋论的,但这批新闻,我不得不有相关的联想,就是有力量想拖慢,甚至摧毁中国电动车高歌猛进的决心,目的是替一些资本争取时间。
有一个观察,我多次说过了,海外主流车厂基于利润模型的要求,评估出纯电动车可以整体盈利的时间节点,最早都要2025年,保守一点则要去到2028年,如果中国电动车发展可以保持速度,到了2028年他们才下场,世界汽车竞争格局真的会被改写。
但,要他们提早下场,赚少点钱,甚至不赚钱,是说服不了董事会的。所以,拖慢中国,用包括金融信心的手段在内拖慢中国,太必要了。
我的观点是,这个时候,反而更加有信心,因为电动化,智能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这不可能倒回去的。哪怕放缓纯电,也不会是纯燃油,肯定是效率更好,体验更好,集成度更高的增程式,混合动力式的“准燃油车”成为过度期的主流。
整个汽车产业,我们目前唯一的短板,就是变速箱。而无论是增程,混合动力,还是纯电,都没有变速箱什么事,这个最大阻碍,被扫走了。
也就是说,哪怕不是纯电,中国汽车工业,依然积累了极大的优势,无论是三电系统,还是智能化,中国产品都有极强的产品力,这种产品是有横扫全球的产品力的,传统车厂疫情后忽然发现了这个事实,的确是慌了……
这更加说明,我们的方向没有错,我坚信这一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