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健康知识|遭遇“年后空巢症” 试试这三种“药” 春节后,子女返回工作岗位,喜庆

健康知识|遭遇“年后空巢症” 试试这三种“药” 春节后,子女返回工作岗位,喜庆、热闹的家庭氛围消失,老年人再次回到了平静甚至有些冷清的生活中,一些老年人一时适应不了这种反差,出现了情绪低落、疲惫无力、食欲不振、失眠烦躁等症状,即所谓的中老年“年后空巢症”。那么,如何面对“年后空巢症”?一起来听听这三位老人的故事,或许能为您找到“解药”。 “爱好转移贴”:转移孤独与落寞 在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的一幢老式居民楼里,我们见到了78岁的刘永新老人。他家里摆满了各种画作和绿植,仿佛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小花园。 “春节后,孩子们都回去了,家里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刘永新坦言,不过,他有自己的小天地,画画、养花、养鱼,这些爱好不仅让他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转移了子女离家后带来的孤独感。 刘永新说,春节前,他就构思了一幅山水画,由于节日忙碌,一直没有时间创作。春节后,他利用几天时间,把心里的想法用笔墨表达了出来。看着自己的作品,他心情格外好。另外,由于春节疏于照顾,他养的铜钱草“爆盆”了,这几天,他赶紧给铜钱草“分盆”,送给亲友。 “有了爱好,我每天都过得充实且快乐,从不惧怕子女返回工作岗位后的落寞。”刘永新笑着说,培养兴趣爱好是疏解“年后空巢症”的有效途径,老年人就应该有自己的精神寄托,这样生活也会更加充实。 “旅游开心丹”:在路上“疗愈” “我把旅游当作治疗‘年后空巢症’的良药。” 洛龙区71岁的于常在说,这几年,每年春节后,他都会和老伴儿一起踏上旅程,欣赏各地的风光。 正月初四,于常在就和老伴儿自驾去了山东,一路欢歌笑语,饱览山水名胜,正月初十才回到洛阳。休整两天后,他又和几个老伙计开车去了宝丰的马街书会,看到赶会的艺人们雪地献艺,尤其是80岁的刘兰芳登台表演时,他非常激动和开心。 实际上,于常在曾备受“年后空巢症”的困扰,直到有一年春节后,他翻到了之前与老伴儿去云南旅游时拍的照片,决定和老伴儿来一次故地重游。 在云南,于常在和老伴儿重游了曾经一同走过的古镇,品尝了曾经一起品尝过的美食,与当地的居民聊天交流。他发现,原本的寂寞冷清,早已烟消云散。从此,每年春节后,他都会和老伴儿出游,在路上“疗愈年后空巢症”。 “在路上,开心取代了失落,热闹赶走了孤独,哪还有什么‘年后空巢症’?”于常在说,旅游归来后,他和老伴儿通常能更好地适应“空巢生活”。 “社交填充丸”:用热闹填充冷清 “社交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剂良药。”家住洛龙区的李慧琴说,春节后,家里突然变得冷清,开始确实有些不适应,后来,她选择用社交来填补这份冷清。 李慧琴加入了老年合唱团。从正月初六开始,她就和姐妹们每天排练。元宵节那天,她们为社区居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赢得了阵阵掌声。 除了合唱团的活动,李慧琴还经常约朋友一起喝茶、聊天、跳舞。她说:“这些活动让我感觉很充实,也很快乐。和大家在一起,可以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倾听不同的故事和意见。这种交流让我感到非常温暖,也让我忘记了孤独和失落。” “面对‘年后空巢症’,老年人可以尝试通过社交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无论是唱歌,还是跳舞,或者聊天,都可以用忙起来抵御闲下来。”李慧琴说,老年人的精神寄托不该只是孩子,当你把生活过得有趣了,那还有什么“年后空巢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