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211 毕业的学生进入职场后,确实比「第一学历」一般的学生素质更好! 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1.第一学历名校背景的员工是不是可塑性更强,基础素质更高? 先给问题答复,从整体上来说,是的;具体落到个体上,不一定,也会存在第一学历差点的人,比名校出身的能力更强,态度更好。 为什么?我是学心理学的,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上,我们的教授就告诉我们,高考试卷是基本上大家能接触到的信效度最高的问卷,所谓的问卷调查的顶峰,就是高考试卷了,是目前最靠谱的成就能力倾向测验。它的作用是预测个体未来的发展,是通过什么来预测呢?通过智力、时间管理能力、个体努力程度、文字理解能力、逻辑能力等等,最终体现到高考分数上。由此来说,第一学历更好(高考分数更高)的人,他未来的成就也就更高,这个是呈很强烈的正相关的。但是这个是预测的整体的情况,是一种概率,并不是说某人出身清华,就100%比出身一个普通本科学校的将来成就要高,但是,可能95%的可能是有的。 2.用人单位在选拔员工时,设置基础门槛,是不是也没有什么问题? 个人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1)敢设置基础门槛的,一般是不缺应聘者的用人单位,这种单位还是很抢手的,无论是由于稳定还是收入高还是有发展,这种单位肯定会有它自己的优势来吸引应聘者。 (2)结合第一个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到,从整体上来说,第一学历靠谱的人,大概率将来的成就更高,这个是一个之前的经历给的一个类似于认证的东西。所以用人单位为了减轻麻烦,直接设门槛,我个人觉得没啥问题,否则如果采用什么沟通交流、逻辑分析这些不具备客观性的东西来筛选人,那就更不太好了,并且还很麻烦。 (3)想分享一个事情,比如某央企,从成立以来的门槛都是第一学历211及以上,很多同学觉得这样不公平,但我从一个HR的角度上来说,这样才是公平的!因为这个央企很靠谱,如果不设置这么一个门槛,会有大量的非211的关系户进来,拉低平均素质不说,普通的非211的学生,更没机会进来了。所以发布门槛,从某些方面来说,是在保护应聘者,尽量进行公正公平公开,真没门槛的单位,要么很差,如果是很好的单位,那就是关系户扎堆了,普通人更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