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查普曼一番话,警醒了14亿中国人:“中国人有一个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民族特征,这个民族特征让他们屹立至今!”寥寥数语,却一语道破中国5000年的文化精髓,发人深省! 神话中闪耀着民族的灵魂,蕴含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西方文化中的宙斯、上帝等神祇,具有绝对的权威和统治地位,古老的希腊罗马神话,反映出人类对于神权的崇拜和顺从,而中国古老的神话,却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气息——一股自强不息、与天斗与地斗的抗争精神。 在西方神话中,火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人类遭遇洪水时,只能躲进诺亚方舟求上帝保佑,然而在中国,燧人氏通过长时间摩擦木头获得了火种,大禹率领人民堵塞洞口、修筑堤坝与洪水抗争并最终获胜。 夸父一心追逐太阳,追到天涯海角;精卫则怀着报仇雪恨的心,要把大海填平,扩大陆地;还有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刑天舞干戚等故事,无一不展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与天斗与地斗的不屈精神。 西方的神祇具有统治者般的绝对话语权,而中国古老的神话却满怀反抗气息,真可谓"人"与"神"之间的对峙与抗争。许多故事描绘的是"神"滥用权力,人类则义无反顾地起而抗争。 从"盘古开天地"到"女娘补天",从"夸父逐日"到"精卫填海",中国古老的神话就像一部"反抗史",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与自然环境抗争的坚韧民族气质。 而这股气质,也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让它经受住了风风雨雨的洗礼,历久不衰。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遗传特征,或多或少反映了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 以汉族为例,人数最多,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和中流砥柱,汉族人骨骼数目比欧美人少两块,因为汉族人的第五脚趾只有两节骨头,这使得汉族人轻松就能进行被称为"亚洲蹲"的动作,而在欧美人中则较为困难。 此外,汉族人的耳垢比较干燥,与东亚干燥的气候环境有关,而欧洲等气候湿润的地区,人们的耳垢则比较湿润。 绝大多数汉族人鼻根较低,鼻骨平坦,这可能也与生存环境的差异有关,而汉族人黑色的眼睛,则源于虹膜中的黑色素含量极高,完全遮挡了虹膜后的颜色。 另外,汉族人的皮肤呈现黄色或黄棕色调,与中纬度地区的日照适应性较好有关,而中国人众所周知的笔直黑发,则与基因突变导致的色素缺失相关。 这些遗传特征经历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它们不仅反映了汉族人祖先长期在黄土地上劳作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中华大家庭融合而成的历史长河。 对于这些遗传特征,我们应当加强调查研究,用科学眼光解读其背后的奥秘,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中华民族的多元成分。 同时我们也要明白,遗传特征并不能全面诠释一个民族的内涵,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更应该传承的是那股独特的文化精神—— 抗争精神。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股抗争的意识体现在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中国人骨子里从不认为人生来就分高低贵贱,每一个变革的时代,华夏儿女都用自己的能力改写着个人和民族的命运。 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太史慈的"生于乱世,当立不世之功"等观点,都印证了这种骨血里融入的抗争意识。 在中国历史上,一代统治者不断被人民的怨声载道所取代,这种"皇帝梦"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从高门贵族到乞丐流民,从士兵到权臣,在皇位面前,人人平等,谁都可以成为新的统治者,动不动就爆发起义建立新王朝,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有这样的情况。 陈涉世家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精神,体现了人民要掌控自己命运的坚定决心,"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说明不论出身高低,都可以有大志向和远大理想。 压迫越是严重,民众就越燃烧着对自由的渴望。在最黑暗的时期,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敌人用炮火轰开了国门,这片土地陷入屈辱与苦难。 婴孩的啼哭、老人的哀嚎充斥人间,血腥的战火席卷世界各地,流离失所的百姓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中华民族的存亡陷入未知。 然而,融入骨血和灵魂的抗争意识,让这个迷失的民族重新燃起了信仰与骄傲,无数儿女舍弃生命和安危,冲向最前线,为国家与侵略者血战到底。 虽然遭受了无数苦难和屈辱,但一往无前的民族精神终使中国人实现了伟大的复兴,如今的中国发展迅猛,曾被小觑的"雄狮"已重新醒来,东方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 这是一种特有的民族精神,源于中国人与自然抗争的历史,从盘古到禹治洪水,从夸父到精卫,都蕴含着这股不屈不挠的气质。 在漫长发展中,这股精神影响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正是这股抗争的生命力,推动中华文明不断前行,在历史的重重困境中经受住了考验。 无论时代如何转变,无论生活如何艰难,我们要珍视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遗产,继续发扬光大中国精神,让抗争的力量和勇气成为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强大动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