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市场周度分析。
1. 本周观点摘要:地缘政治缓和,需求走弱,预计短期油价维持区间震荡。
- 地缘政治方面,以色列总理声称以色列希望打击伊朗的军事目标,而不是核目标或石油目标,周初的地缘溢价风险随之下降。
- 供应方面,美国上周原油产量创新高,供应端支撑减弱。
- 需求方面,国际能源署 iea 和欧佩克本周均下调二零二四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为连续第三个月下调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其中中国石油需求下调为主要因素。
- 库存方面,根据 eia 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整体回落,构成短期油价底部支撑。综合供需来看,近期油价无明显上涨趋势,预计短期油价维持区间震荡。
2. 行情回顾:本周原油期货价格持续下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63b07aa9016ff5f3da9e1700901b2a0.png)
- 截止十月十八日周五收盘,sc 原油主力合约收盘价五百三十七点四元每桶,较上周五十月十一日收盘价下跌百分之五点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cd573b3a2a84d921b7571687ae7fb27.png)
- 同时本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本周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收盘于七十三点一七美元每桶,较上周十点一日,较上周十月十一日收盘收盘价七十八点七九美元每桶,下跌百分之七点一三。wti 原油主力合约收盘于六十八点八四美元每桶,较上周五收盘价下跌百分之八点八。原油本周跌幅为一年来最大,主要原因是中东地缘风险溢价大幅缓和,国际对以色列会袭击伊让能源设施的担忧得到缓解,地缘溢价下滑。
3. 供给分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107466e6e6258540183a3011f9a3752.png)
- 欧佩克九月石油产量为今年最低水平,九月平均产量为两万六千零四十四千桶每天,较八月平均产量两万六千六百四十八千桶每天减少百分之二点三,较七月平均产量减少百分之三。主要原因是欧佩克成员国利比亚八月发生武装冲突,从八月下旬开始,利比亚多数油田的原油生产暂停。在联合国的积极推进下,十月初利比亚已经恢复了石油的全面生产。
- 根据美国能源服务公司贝克修斯十月十八日的报告显示,美国五周以来第四次削减了石油和天然气转激素,石油和天然气转激素为未来产量的先行指标。截止十月十八日,美国石油和天然气转基数减少一座至五百八十五座,与去年同期相比,钻基总数减少三十九座。
- 据外店十月十七日消息,本周美国原油产量创历史新高,为二四年迄今最高产量水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6603be2d3a5d04a5fa94d99f3d9175a.png)
4. 需求分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dca9e619f4f5cf73f2ae15b68354df1.png)
- 北京时间十四日,欧佩克公布最新月度原油市场报告,连续第三个月下调了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测。下调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对石油需求的减少。ok 克将二零二四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从六十五万桶每日下调至五十八万桶每日。同时欧佩克还将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从二百零三万桶每日下调至一百九十三万桶每日,下调幅度百分之四点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217bf8bb70ece5a83976a0def873940.png)
- 国际能源署 iea 将二零二四年全球石油总需求预测下调至平均每日一点零二八亿桶,低于之前的每日一点零三八亿桶。iea 在报告中提到,中国的石油需求持续低于预期是调低需求整体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一到九月原油进口量为四万。较去年同期减少百分之二点八。其中九月进口量为四千五百四十八点八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百分之零点六。
- 石油需求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石油的需求也随之减少。另一方面中国贯彻落实新能源政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二零二四年九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一百三十点七万和一百二十八点七万辆,同比增长百分之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9aec91d148302cf4d58b204d74a377a.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