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小乔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
曾几何时,老干妈在酱料界堪称一骑绝尘,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更是海外华人慰藉乡愁的神器。
虽然包装看上去朴实无华,但味道却是独特醇厚的香辣味。
巅峰时期,老干妈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美主流超市的货架上,甚至成了“奢侈品”。
但近年来,老干妈似乎“变味”了。
随之而来的,除了各种质疑“改配方”的声音之外,还有销量严重下滑的趋势。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在中国市场潜伏了30多年的美国辣酱,却赚的盆满钵满。
它就是——味好美,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像地道的中国本土品牌,以至于许多国人一直将它误认作国货,但实际上,它背后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实力雄厚的美国调味品巨头。
在大多数人还未察觉之时,它已凭借一系列高明的市场策略,年入高达 450 亿,一举超越老干妈,成为辣酱市场的新霸主。
一、老干妈的传奇发家史老干妈的故事,得从创始人陶华碧坎坷的人生说起。
家在贵州偏远山村的陶华碧,因为家境贫寒没读过一天书。
二十岁那年,她嫁给了地质队的一名队员,婚后有了两个孩子,一家四口过得简单而幸福。
可命运不济,几年后,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她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为了拉扯孩子长大,陶华碧不得不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她摆过地摊、卖过米豆腐,日子过得十分贫苦。
1986年,陶华碧在贵阳市的街边支起了一个小摊,专卖凉粉和冷面。
因为她做的凉粉价格实惠,吸引了很多附近学校的学生和过往路人前来光顾,但渐渐地,陶碧华发现,大部分顾客更喜欢吃她自制的辣椒酱。
不少顾客在吃完凉粉后,还会特地买些辣酱带回家,这一发现,让她看到了一个新的商机。
1993年,她开了间一百多平的饭馆。
一年后,环城公路修好了,途经此处的顾客更多了,其中大部分是货车司机。
一开始,她以免费赠送自制的辣酱等调味品为自己的辣酱做宣传。
然而,这些自制产品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尤其是辣酱,深受顾客喜爱。
于是,在1996年,她用村委会提供的两间屋子,创办了食品加工厂,开始正式推出老干妈。
工厂成立初期,没有生产线,所有工艺都是陶华碧带着工人一起手工制作。
为了销售产品,她自己走街串巷向路边的店铺推销,就这样,靠着顾客们的口碑相传,她的辣酱很快脱销。
随后,她开始扩大生产,在没有大规模宣传的情况下,靠着独特的风味,迅速在全国打开了市场。
从街边小店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上,老干妈逐渐成了国民心中无可替代的下饭神器。
可现如今,这款下饭神器却在慢慢跌落神坛。
二、老干妈跌落神坛?曾经一拧开印着陶华碧头像的标志性玻璃瓶,辣酱的香味瞬间就能勾起人的食欲。
无论是米饭、馒头,还是拌面、炒菜,只要添上一勺老干妈,平淡食物立马变得有滋有味。
巅峰时期,老干妈在国内辣酱市场的占有率超35%,年营收超数十亿。
身为创始人的陶碧华也凭借着这瓶辣酱成了“传奇人物”。
那句“不参股、不融资、不上市”的经营理念,更是一度被传为商业佳话。
可近年来,老干妈却陷入了困境。
市场上有关老干妈的争议声此起彼伏,口碑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
不少消费者反映,曾经浓郁醇厚的香辣风味大打折扣,变得寡淡无味,甚至称得上“难吃”。
原来,是最重要的原料变了,为了图便宜换掉了贵州辣椒,用河南辣椒代替。
除了辣椒,还有豆豉也变少了。
甚至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有顾客在辣酱里吃出了蟑螂。
风味不如以前就算了,这连食品卫生都成了问题。
顾客不买单了,销量自然上不去。
紧接着,营收数据不再一路飘红,反而呈现下滑态势。
同时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不断被蚕食,让老干妈跌出了贵州民企前十的行列。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美国的辣酱品牌却悄无声息的崛起了,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
三、低调潜伏的美国辣酱当人们还在为老干妈的兴衰感慨时,殊不知,在中国辣酱市场的背后,有一个美国品牌已经悄然潜伏了30年,它就是味好美。
味好美可不是什么无名小辈,它的母公司麦考密克公司早在 1889 年便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香料和相关食品制品生产商之一。
在进入中国之前,味好美已经在全球市场纵横驰骋多年,产品畅销美洲、欧洲、亚洲等众多地区,与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全球知名餐饮巨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初来乍到,味好美深知要想在中国站稳脚跟,必须入乡随俗,于是,它取了一个极具中国韵味的名字 “味好美”。
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国货品牌,一下子拉近了和中国消费者的距离。
在包装设计上,味好美也下足了功夫,采用了中国消费者喜爱的红色为主色调,搭配金色的字体和传统的花纹图案,看起来喜庆又富有中国特色,让人很难联想到它其实是个 “洋品牌”。
在产品策略上,味好美也是打得一手好牌,精准定位,直击目标市场。
当时,中国辣酱市场几乎是老干妈的天下,主打香辣口味。
味好美并未选择正面硬刚,而是另辟蹊径,推出了甜辣酱等独特口味的产品。
这种甜中带辣、辣而不燥的口感,既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对辣味的追求,又迎合了中国人喜爱甜口的饮食习惯,尤其受到南方地区以及不太能吃辣但又想尝试辣味的消费者青睐。
在老干妈逐渐式微之际,味好美却一路高歌猛进,年营收高达 450 亿,成为了中国辣酱市场新的霸主。
如此惊人的业绩,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多元化的产品线,到持续的研发创新,再到质量管控,这些已经碾压了大部分国货产品。
凭借着这些优势,味好美逐步蚕食市场,最终在营收上远超老干妈。
结语:国货品牌们,在面对如狼似虎的外资品牌竞争时,唯有坚守品质、勇于创新、精准定位,方能突出重围。
信息来源:
打败老干妈的不是外资企业,而是老干妈的儿子。当初的老干妈在选料上,不是一般的严,只用贵州本地辣椒,后来老干妈退位,交给儿子,儿子打破陶大妈的选料方式,远赴河南等地采购辣椒,导致原有的辣椒香味尽失,这就是老干妈跌落神坛的主要原因。
没吃过,现在知道了,遇见也就不买它了!
我们这十八线小县城都有味好美番茄酱[捂脸哭]
我买老干妈他给我们分红了?
本人亲测味好美的酱料确实质量好口味佳!
没见过,如果质量好就支持,不要闭关锁国
脑残太多了 你看上面的图片,明显就是蹭流量,打广告。
好像最开始老干妈是老干爹的代工作坊,慢慢做大以后注册商标,反过来告老干爹侵权[捂脸哭]
味好美的酸辣汤好喝,只可惜超市买不到了
味好美的调料不错,我还喜欢买凤球唛
人叫人千声不应,货叫人不请自来。谁的物美价廉,谁的就是好的,不分地域国界。
味好美,这个品牌确实不错。以前做餐饮的,换来换去,最后还得它这个品牌做出来的东西,客户认可度高。
很多国外企业用吞并的手法打败一些民营企业
一个番茄酱,一个辣椒酱,非要扯点关系就有点扯了。而且这几年来,评论老干妈的更多的是觉得味道变了,也没说其他品牌的更好,所以终究是自身原因。
这都多少年前的新闻还拿出来炒,小编活该住ICU
老干妈吃一次都上火,不敢买,现在的重庆小面辣椒挺好吃的,麻辣浓厚,老干妈味道还可以,能多吃不上火就好了,
败在他几个儿子手里了
没见过,这一波广告让你打的
反向打广告
老干妈品类众多 鱼目混珠 假的太多 想吃的真的挺难的
老干妈自掘坟墓 经典产品连味道一致都无法保证
那时候的我为了省钱上游戏厅,经常老干妈拌饭,毕业出来打螺丝后就很少买了
不吃味好美会怎样?
以前一瓶老干妈二三天就吃完了。现在一瓶三个月都没吃完。没以前好吃了
第一次听说这牌子。老干妈是从学生时一直吃到现在的。
不知道老干妈有没有变味,但我只知道除了老干妈,所有的辣椒酱都是垃圾。
大鱼大肉的时代,亲妈浆也改不了[点赞]
湖南湘西地区没有该商品,怎么它就第一了呢?
老干妈其实都不辣,只是香而已
除了日货,其他国家的货都可以接受[得瑟]
老干妈还是挺好吃的
味好美 第一次听说 抵制
味好美 干净。支持
你不说,还不知道有这个品牌了。
能打败中国美食餐品的也只有中国美食,[doge][doge][doge]除走狗汉奸外
国货当自强
记得老干妈有一股煤油味,再也不吃了。
没见过
老干妈不是自己把自己干死的吗?
即使不吃老干妈,也不会选择味好美!中国本土辣椒酱多的是,不愁吃不到辣椒酱
老干妈的味确实不行了!以前一年吃几十瓶!后来味不行了吃的也就少了,去年夏天突然想吃买了一瓶回来拌面条吃结果呢?!我的妈呀齁咸!感情盐比辣椒便宜的太多了吧?!
好家伙,这篇文章什么意思没看懂
黑粉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我个人没听过,也没见过这个品牌。。。惭愧
听都没听说过[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没听过呢
要坚决打压
在我心里老干妈永远是南波湾
油辣椒不太适合现代健康追求了!
老干妈,有两傻儿子
老干妈真的可惜了,,,
都是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惹的祸!!!![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广告软文吧,听都没听过。
哪个都不好吃[睡觉]
潜伏进来与我无关,消灭也别找我主动出力,得吃饭
我去,我用过好多味好美的调味料[捂嘴巴]
反正我不吃辣的食物,和我没关系
支持老干妈
没办法变味了[得瑟]
听说她家几辆劳斯莱斯,这不就是力帆汽车尹老板的翻边吗。迟早玩蛋。
老干妈味道没有变回去,上次说变回去了,结果试毒依旧难吃
从来没吃过 也没用看见过什么害人的东西
早就知道,各人口味不一样,谁的和我口味我就买,有什么不对吗
贵州产的辣椒,也只有贵州遵义的辣椒品质才好,辣味合适,香味浓烈
老干妈确实没味道了
多买美货,让老美用导弹送你们这些买货人早些上路
胡说八道,味好美根本没人听过这玩意,出了北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