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你敢相信吗?眼前这位80多岁还带着工牌排队打饭的老奶奶,是让我国航母,歼20,北

你敢相信吗?眼前这位80多岁还带着工牌排队打饭的老奶奶,是让我国航母,歼20,北斗卫星等国之重器都装上中国芯的国士!是一位以柔弱之躯打破美国芯片垄断的顶尖科学家! 84岁的黄令仪造出“中国芯”,宁愿不退休,也要抹掉祖国身上耻辱,为我国解决了一大难题,为国家省下了1.4万亿元的开销。 1936年,黄令仪出生于广西南宁的一个普通人家中,她的童年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度过的,虽然战争给她留下了童年阴影,但黄令仪对科学怀有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后,她考入了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理工大学),开启了求知的道路。 在华中工学院的求学期间,黄令仪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她对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有着特别的天赋和热情。 在1956年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看到发展半导体事业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后,黄令仪毅然决然地申请了清华大学刚刚成立的半导体专业。 大学毕业后,黄令仪在华中工学院建立了半导体实验室,开始培养中国新一代的半导体人才,虽然当时从事这一领域的人才匮乏,但黄令仪还是一往无前地为这一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不久,由于表现出色,黄令仪被安排进入中科院计算机所从事研究工作。 在中科院的岁月里,黄令仪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为中国半导体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她创建了著名的"156工作室",带领团队完成了中国第一台自制计算机"156组件计算机"的研制。这台计算机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半导体计算机事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但在当时的中国,半导体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道路依然很艰辛,黄令仪意识到,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中国才能在这一领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于是她继续担当起推动中国半导体行业国产化的重任。 在科研过程中,黄令仪和她的团队经历了无数个不眠的夜晚,团队成员们在昼夜不停的工作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这种攻坚克难的精神让整个团队坚韧不拔,终于在1989年实现了中国集成电路产品在国际展会上的突破。 黄令仪曾因公务被派驻美国,正值1989年冬天,她参加了一场国际芯片展览会,在展会上,黄令仪惊讶地发现在众多展品中竟然没有一件属于中国的作品,作为半导体行业的元老级人物,这无疑给了她极大的打击,她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国家设计出高水准的芯片产品。 回国后,黄令仪毅然决然重返科研一线,投身于集成电路的研发工作,在艰难的条件下,她亲力亲为地参与每一个环节,从电路设计到版图库建立,都有她的身影。 十年间,黄令仪和团队披星戴月,终在2000年再次走上了国际展台,展示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这一次,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在世界面前赢得了尊重。 多年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2020年,已是耄耋之年的黄令仪获得了极具象征意义的夏培肃奖,这是对她在半导体领域作出巨大贡献的认可。 一生致力于半导体事业,黄令仪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教兴国"的道理,她始终怀抱对祖国的赤子之心,把事业视为报国的最高追求,历经十五年磨砺,黄令仪团队研制出"龙芯"处理器,中国终于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芯片。 黄令仪的人生哲学是"人生取决于思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命运取决于选择,成于正义,败于诱惑。"她用一生的实践诠释了这一信念。 84岁高龄时,黄令仪仍然坚守在科研最前线,默默耕耘着,她的事迹激励着无数后来者,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一世坚持于正念,风雨无阻,雷鸣失声"。黄令仪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数百年来,无数像黄令仪这样的科技工作者,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他们的名字将永远被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之上,希望像她这样的科技工作者越来越多,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