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白雪纷飞,万物笼罩在一片肃杀严寒的气氛中,但是不甘寂寞的人们发明了各种活动,给寒冷的冬季带来一份生机和暖意:极限滑雪、冬季凿冰捞鱼、冰雪大世界看冰灯...精彩纷呈的玩雪活动让人目不暇接、意犹未尽。 那么白雪皑皑的冬季,古人又有哪些玩转冰雪的娱乐活动呢? 风雅的古代文人发明个许多有意思的赏雪活动,《红楼梦》中就记录了古代贵族公子小姐们有趣的玩雪故事:围炉煮茶、赏雪联诗、踏雪寻梅...除了这些文雅的室内活动,古人更喜欢各种户外冰雪运动。 在冰天雪地的琉璃世界来一场追逐竞技的户外狩猎,酣畅淋漓的一场围猎活动结束,身体也温暖了,还能满载而归,唐代就流传着冬季围猎的习俗。 王维有诗专门记录了这样的场景,他在《观猎》一诗中描述到:郊外北风呼啸,将军们在渭城围猎,北风卷地草木枯萎,猎鹰的视野非常开阔清晰,地面上覆盖着薄薄的一层积雪,猎人们骑着马儿飞快地掠过,最后带着猎物满载而归回到细柳营中。 王维笔下的渭城就是现在陕西咸阳一带,那首著名的《送元二使安西》的送别地点就是这里。 不要以为这只是古人临时起意的玩乐活动,冬季围猎的民俗在我国历史非常久远,是从天子“冬狩”的活动发展而来。据《左传》记载古人会在冬天外出狩猎,这些时间恰好是农闲时节。 古代的冬狩除了打发冬季农闲时光,更重要的是可以弥补粮食短缺,军队也可以通过围猎的方式训练体能、练习骑射和野战。 古人另一项冬季活动就是“嬉冰”,这项活动可以说是北方地区最传统的民间冬季运动了,看过《甄嬛传》的朋友应该记得当时的安陵容就是趁着嬉冰活动,通过一场花样滑冰表演重新得到皇帝欢心的。 北方地区传统的嬉冰活动项目繁多,而且技术含量都挺高,最常见的几种包括:冰上玩球、各种花式滑冰、冰上杂耍、跑冰等。 古人的“滑冰”“滑雪”活动历史悠久,隋唐时期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就非常喜欢滑雪,当时的人将滑雪称为“乘木马”,据《隋书》 记载,人们乘着“木马”在山上快速移动,在打猎和追捕猎物的时候就像飞起来了一样。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木马”就像现在的双板雪橇,用木板制作而成,尺寸方面长宽皆为4~5寸,使用时绑在脚上,可以在雪面上快速滑行。 清代将“嬉冰”定为国俗,因为女真人常年生活在东北地区,作为和冰雪为伴的少数民族自然对冬天有着深厚的感情。 乾隆皇帝不仅自己十分喜欢参加每年的嬉冰活动,还命宫廷的画家们绘制了很多以冰上活动为主题的图画,现在保存在故宫博物院的《冰嬉图》,就完整记录了当时盛大的各种冰上活动。 宋代的人们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冰雪娱乐活动——堆雪狮子,和我们现在的堆雪人一样,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到冬天下大雪的时候,城里有钱人家就会摆酒宴招待亲朋好友,大家就在院子里一起堆雪狮子。 皇宫中就更精致,有专门的工匠堆出形态特异的雪狮子供皇帝妃子赏玩,宫人们会将各种彩灯、铃铛挂在狮子身上,祈求祝福和吉祥,这种雪雕很像现在的冰雕,除了狮子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配套造型,如雪灯、雪花树,共同构成了玲珑剔透的冰雪景观群。 “拖冰床”是一种古人喜闻乐见的群体性冰雪游戏,清朝皇室中,从皇帝到嫔妃甚至太监宫女都喜欢这种游戏,据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到了冬天,人们会用木头做成床形,下面镶嵌上钢条,一个人拉着木头床在冰上跑,床上可以同时坐四个人。 这种在冰上拖着木床滑动的游戏就叫“拖冰床”,根据描述,木床下面的钢条作用类似滑冰鞋底下的冰刀,和现在的溜冰、雪橇的性质差不多。 古人的冰床活动不仅可以玩速滑,还可以在上面摆个小桌子喝喝小酒吃点小菜,据明朝的《酌中志》描述,到了冬天玩冰床时,可以在冰床中摆上凳子和草席,人们就能在上面饮酒赏雪。 但是,古代冰床活动背后也满含着辛酸,因为拉冰床的人一般都是仆人或穷苦人家,有的甚至以此为生,明代的《明宫史》中就提到:每当冬天河面结冰后,京城附近的穷人就成群结队来到这些河道边,靠给别人拉冰床挣钱养活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