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在越南关押6年的“叛徒”汪斌回到国内,昔日战友纷纷指责他是卖国贼,上级也开始对他严格审查。不过一个神秘人的到来,却让汪斌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多年来,越南的霸权主义一直威胁著我国西南边境的安宁,20世纪中期,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气焰嚣张,不断侵占我国西南领土,犯下了累累血案,我方忍让再忍让,但越方不仅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竟然公然宣称要打到长江边,将我数省领土纳入他们的统治范围。 1979年2月17日,在越南的挑衅越来越猖獗的情况下,中央军委最终作出决定,由许世友将军亲自挂帅,对越南发动自卫反击,短短一个月内,我军占领越南北部20多个重要城镇,直逼河内,随后又将矛头指向老山等我边境重要据点。 老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县,是我国与越南河江省交界的边境线上,山高林密,地形复杂,这里几乎是我军能进入越南的唯一通道,对双方来说都是重要的战略要地。 自从占领老山后,越军在这里修筑了大量坑道、藏兵洞和防御工事,还在丛林中布置了数不胜数的陷阱与地雷,倚靠着这雄厚的防线,他们在此长期炮击我边境,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越紧张局势因此加剧。 1984年4月,中央军委终于对越方说了“不”字,正式下令收复老山,将越军驱逐出我国境内。这便拉开了震撼云南边境多日的老山战役的序幕。 汪斌,山东邹城人,身材魁梧,典型的山东汉子,1976年,19岁的他响应国家号召入伍,后被分配到云南军区40师118团1营2连,担任副指导员。 1981年法卡山战役中,汪斌立下战功,受到表扬,他因此被提拔为连指导员,参与指挥工作,1984年老山战役打响时,他随部队开赴前线,执行突袭敌后高地的任务。 然而,越军制定了针对性战术,对我军的前进路线进行猛烈轰炸,118团伤亡惨重,2连连长和指导员负伤,连队士气受挫,此时,汪斌得知自己的好友、2连副连长牺牲的消息。 汪斌带领两名战友返回敌后,在48号高地搜索时遭遇越军小队,三人奋力还击,但寡不敌众,两名战友先后牺牲,汪斌左腿也中弹。 他拔出最后一枚手榴弹,正准备同归于尽时,一记枪托击昏了他的后脑勺,当汪斌清醒过来,发现自己被五花大绑,成为战场上第一名被俘军官。 成为战俘的第一天,汪斌就在想方设法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试图在牢房上吊,企图绝食,但每次都被敌人发现制止,越南士兵对这个“大俘虏”严加看管,白天黑夜轮流监视,生怕他突然死去。 第三天,汪斌被转移到河内的监狱,在那里,敌人对他进行残酷刑讯,想从他嘴里套出机密,鞭挞、电击、浇冷水,种种非人折磨都使汪斌感到生不如死,但他始终咬紧牙关一言不发,甚至盼望刑罚更重些,把自己折磨致死。 一次,越南士兵强迫汪斌写信,要他称赞敌人善待俘虏,呼吁停战,汪斌不愿意,但还是照做了,因为这封信一旦登报,可以让战友们知道自己还活着。 之后,汪斌盘算越狱的事,他计划在守卫松懈时突围逃脱,直接跑到驻越南的中国大使馆避难,这样就能回国了,然而他虚弱的身体和敌人森严的防守注定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终。 随着中越关系缓和,双方在90年签订协定,决定交换战俘,经过六年不见天日的牢狱生活,汪斌终于迎来重见天日的一刻,战友们发现,从前魁梧高大的汪斌已然消瘦如柴,看上去随时会被风吹倒,而他的体重仅剩可怜的37公斤! 汪斌回国后立刻接受了身体检查和政审,检查结果触目惊心,他因长期囚禁和营养不良,身上几乎无一处健康的器官,政审则最终得出结论,汪斌在越南期间没有叛变行为,于是他恢复了军籍,被授予上尉军衔。 在越南近六年的牢狱折磨中,汪斌身受酷刑却始终未屈服,正是这样执著的精神支撑他熬过了敌人残酷的逼供和刑讯逼供。这份精神就是老山战役中涌现出的“老山精神”。 老山精神的核心就是“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它代表了我军官兵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汪斌就是“老山精神”的生动体现,他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崇高的军人荣誉。 在交还战俘问题上,我国一贯遵守《日内瓦公约》,但越南方面却将我军战士当作战犯看待,汪斌回国时那副瘦骨嶙峋的样子,最能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我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汪斌进行审查,并没有辜负这个忠心耿耿的战士,汪斌依然在祖国怀抱里发光发热,他代表的老山精神也在一代代中国军人心中传承,任何企图挑战我国领土主权的势力,都会在新时代人民解放军的铁拳下灰飞烟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