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俗话说人有三急,一文钱可以难倒英雄汉,一泡尿也可以憋死大活人,那么古人在高速行军

俗话说人有三急,一文钱可以难倒英雄汉,一泡尿也可以憋死大活人,那么古人在高速行军途中甚至是战场上,军令如山间不容发,时间紧急,他们是怎么解决上厕所的问题的呢? 这些粪便又有哪些特殊用途呢? 古人非常讲究阶级秩序和各种礼仪规范,古代的王公贵族每天上下班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每十天还会专门放一天假给他们回家洗澡洗头处理个人卫生。 在这些繁琐的规定中有上厕所的时间吗?难道在朝堂上讨论政务或面见皇帝时,因为内急就能任意缺席吗?当然不行,办法就一个——憋着。 明朝的一位官员在朝会上实在憋不住尿了裤子,皇帝看到后龙颜大怒,当即给了他一顿竹笋炒肉的大板子,还把他从京官贬为了地方芝麻官。   《明实录》中就清楚地记录了这件事,这个叫曾瑄的刑科给事中被直接从京官贬到福建当县令的主簿,可以称得上是一泡尿引发的惨案。 除了规矩严苛的朝堂不能随意上厕所,战场上的粪便更是重要的军事机密,在大部队急行军时,敌人可以根据粪便情况来判断对方的行动和人员情况。 解决办法之一就是挖坑填埋,但是挖坑的方法耗时耗力,军情紧急谁有时间去挖坑埋粪便,拉了就跑才是常态。将军们为了杜绝这种情况,就会制定相应的兵规来约束。 戚继光在管理戚家军时就明确规定,几十个士兵组成一个单位,每个小团体负责挖自己团队的粪坑,这个粪坑的选址也有规定,必须远离居民区和上风向,等大家都上完厕所就统一填埋。 说起粪便的作用,你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作为肥料来浇灌菜蔬和粮食,其实在战争中,粪便还有更多的作用,而且不仅是人类的排泄物,很多动物的粪便也有独特的功效。 军队中将马匹的粪便叫做“白马通”,据说可以用来快速止血,甚至牙疼的时候,还可以喝一点加了白马通的药汁来缓解疼痛。 风干的马粪、牛粪等动物粪便可以用来作为燃料,古代草原上的军队和牧民就常常用干牛粪来煮饭和取暖。   军中信鸽的鸽子屎也被充分利用起来,古人把鸽子粪便叫做“左盘龙”,据说服用之后可以治疗肚子里的寄生虫和蛔虫,如果患上了疥疮和白癜风,也可以将鸽子粪便炒制之后配合其他药材来外敷,据说效果不错。 在战争中,粪便还能成为一种杀伤性极大的生化武器,清代的通俗小说《岳飞传》中就记载了一个故事,当时金兵围城,守城的官员就命令士兵搜集百姓和兵士的粪便,连夜制作了一千个粪桶。 然后从仓库里拿出毒药和粪便混合调制成武器,在城楼上开锅熬煮成滚烫的液体,等到金兵来到城楼下就将毒粪水全部倾倒下去,一旦沾到这种液体就会立刻中毒而死。   当时的人将这种液体炸弹叫做“金汁”,古人还会将金汁液涂抹到箭头上,一旦中箭就会引发严重的细菌感染,很快就会不治身亡。 另一种比较原始的粪便利用方法,就是直接将成块的粪便投入敌军或城市之中,这些粪便并非健康人的排泄物,为了扩大杀伤力,古人会专门选择患有传染病的病人的粪便来投掷。 在晚清时期,由于长期闭关锁国与世界脱轨,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很多人觉得是异端邪教之物,据《夷氛闻记》记载,当时英国攻打广州,大清就派遣参赞大臣杨芳来到前线指挥。   杨芳看到海上的舰艇坚不可摧,就认为“夷人”之所以杀伤力大,是因为他们是邪教擅长使用妖术,所以他立刻让城里的保甲搜集女人的粪便,用木桶装好放到小船上,然后用小船运到海上,试图用粪便等污秽的东西破除英国人的妖法。 英国舰艇立刻开炮还击,将小木筏击得粉碎,海面上一时臭气熏天,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清军大败而归,英军攻下广州城,杨芳只能派人求和,最后签订了屈辱的《停战贸易协定》。 当时的百姓就觉得很荒唐,还写了首诗来的讽刺杨芳,说他“粪桶尚言施妙计,秽声传遍粤州城”, 这种可笑的观念正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古人的观念中认为污秽之物能祛除邪祟,杨芳的大粪灭贼计划中还有一个人物——林则徐,据说整个战争的部署和战略安排他都有参与,所以说人无完人。#用世界的目光重读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