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96年,山西村民李金锁清理佛像时,不小心弄掉佛像上的一块泥皮,他捡起来后定睛

1996年,山西村民李金锁清理佛像时,不小心弄掉佛像上的一块泥皮,他捡起来后定睛一看被吓了一跳,赶紧大叫:“快叫文物局的过来!” 那天正值仲夏七月,整个山野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李金锁出了一身汗,心想去山上透透气,顺便砍些柴火。 谁知他刚爬上山腰,天空中突然轰隆隆响起一阵惊雷,豆大的雨点接踵而至,很快便落成了倾盆大雨,李金锁慌忙四下张望,想找个避雨的地方。 就在这时,他猛然想起上次找兔子时,在这附近的一个山坳里发现过一个山洞,当时只匆匆扫了一眼便离去。 此刻正值雨势骤然,李金锁来不及多想,立刻奔跑着向那个方向去了,很快一个黑乎乎的山洞口出现在眼前,李金锁连忙钻了进去,这才暂时逃过一劫。 进了洞子,李金锁四下打量,发现这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山洞,洞口处透进些许光线,但向内只见一片漆黑,李金锁试探着走了几步,心想等雨停了就离开这里。 然而让李金锁没想到的是,再往里走,一个被巨石封死的山墙竟挡住了去路,李金锁奇怪极了,在这样一个隐蔽的山洞深处,为何会有人工堆砌的石墙,看样子似乎是有人故意把里面的路封锁了起来。这其中定然蕴藏着某些惊人的秘密! 李金锁的好奇心被这诡异的石墙激起了,他仔细打量四周,发现石墙上方还有一小块空隙。李金锁试着用力推动面前几块巨石,终于辟出一个刚好容身通过的缝隙,他确定外面的雨势不减,心一横,决定进去里面探个究竟。 李金锁侧身从窄缝中挤进洞内,这里光线极其昏暗,他不禁感到一阵心慌,但还是鼓起勇气向前摸索。 然而让李金锁感到害怕的是,他碰到了一个躯体模糊的物体,伸手仔细一捋,上面还往下掉着沙土。李金锁小心翼翼地把泥土拂去一些,正要细看,手却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圆圆的硬物,一道闪电划过,一瞬间照亮了洞内景象,李金锁惊骇万分地看到,那硬物竟是一块暴露在外的头骨! 李金锁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向洞外狂奔,逃出山洞已经是雨过天晴,李金锁慌不择路地跑回村子,跌跌撞撞地来到派出所报了案。 刑警听完李金锁的叙述,很快作出判断,准备带队前往事发地点调查,李金锁被警察连番询问事件来龙去脉后,身上的惊悸之情这才稍微平复,他领着警察们又一次来到了山洞,指认自己当时碰到尸骨的位置。 警察们举着手电在洞内仔细搜查,发现只有李金锁一个人的脚印,这说明不大可能是案发现场。随后他们来到深处被封闭的洞道,举着手电四下照射,这时十几尊泥像的面容跃然照亮,立时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分明是某种历史久远的文物! 的确,洞内的发现看似诡异却蕴含着历史价值,当地警方意识到事态重要性,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很快邀请省级文物考古专家赶来实地勘察。 省级考古专家来到山洞后也无比震惊,这些泥像不仅造型生动而且历史悠久,他判断它们很可能就是失传已久的“包骨真身”,一种用来供奉道教神灵或佛教高僧的特殊文物。 这批泥像质地细密、色彩鲜明,表明它们经历的岁月不会短于几百年,更让考古专家局促不安的是,这批数百年的文物竟然就这样堪堪存放在一个偏远山野之中,随时都有失散毁坏的危险,必须迅速采取保护措施。 很快,在附近一处叫云峰寺的古寺庙中,专家又发现了三尊同样的泥像,于是断定这批泥像很可能源自当年的云峰寺,历经沧桑,它们最初又是如何来到这个山洞的呢? 经过持续考证,这批珍贵泥像的来历也逐渐水落石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保护这些香火锐减的珍贵文物,当年云峰寺的僧人选择将它们迁移到了这个偏僻的山洞中妥善保存,根据记载,这些泥像中就包括了一尊唐代高僧田志超的肖像。 田志超是唐玄宗开元年间高僧,俗姓李,明州郃阳(今陕西省彬县)人,十七岁时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与新婚燕尔的妻子同遭不测,于是出家为僧。 云游至介休大通寺时,田志超禅修已臻化境,终南山下的弘济寺正兴建佛塔,工匠们运水艰辛,田志超遂祈求天意,有神兔、神鹿等化现,替工匠运送水源。 这件神迹后为人所传颂,引得信众蜂拥,却也招来了当权者的妒忌,田志超被迫离开大通寺,后在绵山云峰寺继续修行。 民间传说田志超在云峰寺修行期间,与唐太宗有过数面之缘,这样一位异乎寻常的高僧,他的生平事迹与云峰寺更是连接在一起,可以说这批泥像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泥像的重现无疑增加了这座名山的文物价值,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如今的云峰寺已恢复了当年的旧貌壮观,成为一个知名景点。 那批珍贵的包骨真身也通过专业修复,原样陈列在大殿之内,供世人瞻仰,李金锁偶然的发现,让这段历史文化遗产重见天日,也让更多人得以一睹千年前高僧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