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9年,赫鲁晓夫傲慢地看着毛泽东主席说:“核潜艇你们搞不了”,毛主席则不卑不

1959年,赫鲁晓夫傲慢地看着毛泽东主席说:“核潜艇你们搞不了”,毛主席则不卑不亢:“不!我们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25年11月18日,彭士禄出生于广东海丰,他的父亲彭湃是著名的农民革命领袖,但革命就意味着牺牲,3岁的彭士禄就失去了母亲,不久父亲彭湃也牺牲了,整个彭家六口几乎就此被全部灭门。 从那一夜起,彭士禄便再也没有了自己的家,他被贫苦大众轮流接济,吃着百家饭,穿着百家衣。 8岁那年,彭士禄还不慎被抓进了监狱,在那暗无天日的囚室里,沉重的阴霾笼罩着他的童年。 直到1940年,周恩来总理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将15岁的彭士禄救出狱,从那以后,彭士禄终于结束了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日子,他被送到革命圣地延安求学,开始了真正的学习生涯。 在延安中学读书的日子里,彭士禄展现出了优秀的学习天赋,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勤奋好学、刻苦钻研。 1951年,他被选派去苏联留学,主修核动力学。 1956年,正在苏联访问的国防部副部长陈赓将军召见了在苏留学的彭士禄,陈赓说:"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 彭士禄斩钉截铁地回答:"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就这样,彭士禄进入了全新的核动力领域,与核潜艇结下不解之缘。 1959年10月1日,赫鲁晓夫访华。当时美苏已拥有核潜艇,但中国还没有独立研制核潜艇的技术。毛主席向苏联提出技术支持请求,赫鲁晓夫傲慢地回应:"你们搞不出来没关系,我们有就可以了,大不过建立联合舰队听从我国差遣。" 毛泽东听后激动地站了起来愤怒回道:"我们不会纵容任何人使用我国的领土!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这句激昂的誓言,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彭士禄郑重地接过"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发任务的军令状。 他和团队几乎从零开始,连最简单的螺丝都要匹配老半天,仅有的参考资料竟是从外国报纸上剪下的两张模糊不清的核潜艇照片,还有一个从美国商店买来的儿童核潜艇模型玩具。 就这样,拿着这些近乎儿戏的资料,彭士禄带领团队走上了艰难的研制之路,他们吃着野菜窝头,扛过三年自然灾害,也扛过了研发最艰难的起步期,不到三年,他们硬是把核潜艇给造出来了,但最重要的动力源问题还未解决。 1965年,搁置多时的核潜艇项目重新启动,彭士禄带队秘密进驻四川青衣江畔的深山老林,开始建造"909"基地,这里是中国第一座核潜艇动力陆上试验基地,也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首要计划之一。 在四川大山的艰苦日子让彭士禄终身难忘,阴暗潮湿,蛇虫满地,科研条件极为艰苦,他们没有先进的计算机,只能用尺子算盘;没有电子存储设备,只能用手抄和脑记,有时为了一个数据,彭士禄和团队要反复论证,几天几夜都不能合眼。 但是他们从未想过放弃。彭士禄被正式任命为中国核潜艇工程第一位总工程师,在全队拼尽全力奋战了数年后,1970年7月18日,核反应堆试验终于开始了,核潜艇不再是具躯壳,有了心脏,能够蛟龙入水。 核潜艇下水的日子终于来临,1970年12月26日,某海港码头上一片欢腾,彭士禄望着自己倾注全部心血的"长征一号",热泪夺眶而出,核潜艇向前移动着,缓缓驶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核潜艇,人民海军的第一支核潜艇部队也随之诞生。 1971年7月1日,中国核潜艇首次核能发电成功。8月,它们带着中国人的梦想驶入了大海。1974年8月1日,中央军委将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 在蓝色大海上,军乐声雄壮有力,服役典礼和军旗升挂仪式隆重举行,几天后,朱德委员长检阅了破浪航行的"长征一号",听到肖劲光大声回答"没有一个零件是进口的",朱老兴奋地问这是否自主研制,祖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核潜艇力量。 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已经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水下钢铁长城,象征着中国大国地位,支撑着国家安全,而这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国防科技人员用生命和忠诚谱写的不朽丰碑。 彭士禄不仅亏欠了自己的健康,也亏欠了妻儿家人,他鞠躬尽瘁,用满屋子资料和勋章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独立研制核潜艇的能力,94岁高龄时,即使吊着滴液,他也要死撑到最后一刻,拖着病残的身躯分析研究数据,为祖国多留下一些资料,他和无数同事用舍生忘死的精神书写了这段峥嵘岁月。 唯有国富民强,才能从容应对一切风浪,只有我们筚路蓝缕、自力更生,才能真正掌握国家发展主动权,不受他人摆布,中国核潜艇事业先驱者们的精神和力量,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你,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组委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