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河北一考生高考744分,清华校长亲自带着录取通知书上门拜访,可谁知当校长和记者推

河北一考生高考744分,清华校长亲自带着录取通知书上门拜访,可谁知当校长和记者推开门看到这名考生时,全都当场傻眼了...... 1999年,庞众望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的一个小山村诞生,他的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丧失劳动能力,庞众望的母亲庞志芹,幼年时患有先天性脊柱裂,以致双腿残疾,只能终生卧床。 这样一个困境重重的家庭,却因为这个婴儿的诞生而燃起了希望,庞母给儿子取名“众望”,寄托了对他未来的期盼。 即使生活这样艰难,但庞志芹和家人给予庞众望的爱是那样滋润充沛,所以庞众望从不觉得辛苦,他只知道妈妈天天陪在自己身边,他就很幸福了,村里那么多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着父母的面,而自己有病的爸爸妈妈都在这里,自己已经很知足了。 6岁那年,庞众望和小伙伴在田间掰玉米棒玩耍时,突然浑身无力,嘴唇发紫,被紧急送往医院,检查结果令全家人震惊,原来庞众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必须尽快动手术,费用高达4万元,这个天文数字对艰难维持生计的庞家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但为了救活儿子,刻不容,庞志芹将心一横,决定挨家挨户向乡亲们借钱,6岁的庞众望还不太明白为何要这么做,但他听话地推着妈妈的轮椅,一家家地敲开邻里的家门。 庞志芹哀求的眼神和真诚的态度打动了村民,凑足了4万元的救命钱,庞众望得以顺利做完手术,成功保住了性命。 康复后的庞众望终于上学了。庞志芹期盼他能好好读书,以知识改变命运,但肩负4万元巨债的家庭,让庞志芹无暇顾及儿子的学业,她唯有通过做针线活来赚钱,而放学的庞众望也会四处捡废品,替家里换取生活费,8年后,这一家人终于还清了所有欠款,艰难度日的生活也终于见了希望。 然而,过度操劳导致庞志芹再度倒下,为了母亲的医药费,刚上初二的庞众望又一次请求帮助,向乡亲们借钱。 如今15岁的他已经长大,开始理解家庭的窘迫,但他没有气馁,只是更加努力地照顾生病的母亲,时时心疼她身体虚弱的样子。 2014年,庞众望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县里的重点高中,这对庞志芹来说无疑是喜讯,但高中离家很远,为不耽误学业,庞众望不得不选择住校生活,离开母亲的日子,对两人来说都是考验。 庞众望开始给母亲写信,两天一封,将学习生活中的琐事与想念之情娓娓道来,这成为两人间最亲密的交流和纽带。 三年高中时光转瞬即逝,很快就是庞众望迎来人生最关键的高考了,在老师的推荐下,他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设立的“自强计划”,这一举动改变了他的命运,最终庞众望以684分的成绩夺得了该市理科状元,再加上60分的政策加分,总分高达744分,成功获得了清华大学的直博资格。 这个好消息很快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媒体记者蜂拥而至,纷纷报道这一寒门高考状元的故事,许多社会热心人士主动联系庞家,表示愿资助这位可贵的孩子完成学业,但遭到庞众望婉言谢绝,他坚持自己可以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完成学业,不需要依靠别人施舍度日。 2017年秋,庞众望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清华校园,开始新的生活。他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又靠着自己打零工挣取生活费,四年本科生活转瞬即逝,庞众望不负众望,继续获得了清华大学的博士资格。 可就在这关键的节点,他接到了母亲去世的噩耗,庞志芹没有活到见证儿子完成学业的那一天,这无疑是对庞众望的重创。 但很快,庞众望就振作起来,他告诉自己,不能在母亲面前难过太久,要活得开心自在,这样母亲在天之灵才能够安心,为了圆满母亲的期盼,他更加努力在博士课程上,终获清华博士学位。 如今的庞众望已是独当一面的青年人才,他用坚忍和奋斗,证明了一个寒门子弟也可以改变命运,走向人生巅峰。 一个孩子的成功,需要家人,需要老师,更需要社会各界给与关爱和支持,庞众望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离不开乡邻好友对他成长路上的帮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关心、帮扶更多庞众望这样的孩子,让他们也有机会改变命运,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