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在齐齐哈尔有几名落单的日本兵,见大势已去,担心被俘,于是在附近的村庄东躲西藏,一路流窜到了嫩江东岸的三家子村。 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在广播中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持续数年之久的抗日战争落下了帷幕。 然而,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战争的阴霾并未因此完全散去,在中国东北,仍有数万不甘失败、恋战不已的日本侵略者盘踞着,对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进行着疯狂的掠夺与屠杀。 9月中旬的一个黄昏,黑龙江省嫩江边小小的三家子屯村迎来了几名空荡荡的日本兵,而村民刘大伯正在屋后,刘大伯心中一凛,悄悄招呼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躲进屋里,自己则假装镇定自若地继续修理锄头。 几个日本兵很快走到刘大伯面前,用生硬的中文喊道:“饿了,要吃的!” 刘大伯端详着眼前这几个身形瘦弱、面色潦倒的日本兵,心中稍安,便问他们需要些什么,日本兵说自己可以用两把步枪换些吃的。 刘大伯虽然对日本兵心存戒备,但看他们确实饥肠辘辘的样子,还是答应给他们点吃的换取枪支。 谁知,日本兵仅仅交出了两支枪,却不肯交出任何子弹,刘大伯追问之下,日本兵态度突然转为嚣张跋扈,大声咒骂起来。 刘大伯和几个邻居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愤怒,他们决定教训这些失信背约之徒,于是合力将两个日本兵击倒在地,其余日本兵见势不妙,仓皇逃窜。 他们本以为经过这个教训,这些逃走的日本兵不会再敢回来,谁知两名逃走的日军在路上偶然遇到了另一支规模达四百人的日军联队,他们向联队长诉说了在村中惨遭“围殴”的经历,将所有的错推到了村民头上。 残忍的联队长本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徒,对投降一事更是恨之入骨,听闻此事后,他当即下令全队武装前往三家子屯展开报复。 下午3点,日军残部持枪带刀进入了三家子屯,将村里的男女老少分别关押起来,他们先是凶残地用刺刀将全部男性村民刺死,之后又将妇女们凌辱并杀害,仅仅几个小时内,整个村庄83名村民全部惨遭杀戮,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 屠杀过后,日军仍不满足,将目标转向了三家子屯对面的申家房子村,与之前一样,他们制造了一场针对全村的大规模血腥屠杀,两座村庄,160多个无辜的生命就这样毫无道理地逝去,日军的残忍令人发指。 此时,伤痕累累的三家子屯村民陶永富死里逃生,他躲在死尸堆里,目睹母亲、妻女惨死在眼前,却无能为力,陶永富强忍着伤痛向外逃去,想要找到救援。 当时驻扎在东北的苏联红军很快发现了他,将他救起来进行包扎,在听说三家子屯遭遇屠杀之后,苏军们无不勃然大怒。 在陶永富的指引下,苏联红军来到了嫩江边,他们透过望远镜看到,江对岸的日本兵正悠闲地抽烟、擦拭刀刃,苏联红军立即向司令部报告,请求增加援军和渡江装备。 次日中午,经过一夜部署,苏联红军炮兵对江对岸的日军展开了猛烈炮击,几轮密集的炮火过后,日军阵地受到严重打击,不少日军当场死伤,残存的日军被迫躲入村内建筑物寻找掩体。 正当日军寄希望于巷战可以减弱苏军的火力优势时,猛然发现苏军的一个营已经乘坐橡皮舟渡过了嫩江,正在快速向申地房子进发。 日军残部见势凶险,从建筑物和战壕中蜂拥而出,准备近距离与苏军展开白刃格斗,双方很快在村口处混战在一起,刺刀和枪托碰撞发出铿锵之声,苏军士兵个个身经百战,战斗极为勇猛,但日军也拼死抵抗,战况持续胶着。 就在双方激烈交手之时,只见大批苏军坦克和步兵如潮水般涌来,苏军的援军已经赶到,残存的日军顿时形势万分危急,苏军将他们团团包围,很快将300多名日本兵歼灭。 这场发生在9月25日的决战,距日本投降已经过去一个月之久,可以说是中国东北最后的一场战斗,苏联红军共损失124人,但歼灭日军400余人,他们用自己的热血,为无辜村民伸张了正义。 这场野蛮的屠杀揭示了侵华日军的残暴本质,也反映了个别日军顽固分子的可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