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黑龙江一大爷买了6000只鹅苗,没想到大雁做起了鹅贩子,一夜之间全部拐跑。 2014年的一个春日清晨,黑龙江大庆市的张信站在他宽阔的鹅场中,望着眼前的6000多只伊犁鹅苗,心中充满了憧憬。回想起自己的创业之路,从带病母亲回乡,与爱人简单的结婚典礼,到决定创业养鹅,每一步都凝聚着他对家庭的责任和对梦想的追求。 张信记得,当他第一次听说伊犁鹅的肉质鲜美时,他的心中就燃起了一把火。他深知,这不仅仅是养鹅,而是一个实现自己价值、改善家庭生活的机会。于是,他毅然决定抵押房子,向朋友借款,投入所有身家,只为了这6000只鹅苗。 在鹅场,每一天都是新的挑战。张信和他的工人们起早贪黑,确保鹅只们能有最好的生长环境。他们的辛勤工作很快得到了回报,鹅只们长得又快又好,张信的心中充满了骄傲和希望。 在张信的记忆中,那个秋天的早晨本应是他事业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广阔的鹅场上,万物都显得格外安宁。张信站在鹅舍前,心中计划着如何将即将成熟的鹅只运往市场,怎样扩大业务规模,为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期待的笑容。 突然,一阵不寻常的鸟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张信抬头望去,只见一大群野生大雁如同一片乌云般从天边飞来,它们的声音响亮而充满活力。起初,张信只是好奇地观察这壮观的一幕,但很快他的好奇转为惊愕。那些平日里温顺的伊犁鹅竟然开始躁动起来,它们似乎被大雁的叫声所吸引,一个接一个地扑打着翅膀,试图挣脱栅栏的束缚。 “喂,快来帮忙!”张信急忙喊来工人们,试图阻止鹅群的混乱。但一切都太晚了,就像是事先约定好的一样,伊犁鹅群突然集体起飞,紧随那些野生大雁之后,消失在了宽阔的天空中。 张信站在空荡荡的鹅场中,目送着自己所有的希望和梦想随着鹅群飞远,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说的震惊和绝望。“全都没了,我的一切努力就这样没了!”他颤抖着声音对身边的工人说。 接下来的日子,张信几乎是在自我放逐中度过。他每天都会站在鹅场中,眺望着天际,希望能看到鹅群回归的奇迹。朋友和家人都试图安慰他,让他放弃这种无用的等待,但张信的心仿佛已经随着那些鹅飞走了一样,再也无法平静下来。 然而,就在张信几乎要被绝望彻底吞噬时,奇迹真的发生了。在一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张信像往常一样站在鹅场中,突然他的耳边传来了熟悉而又久违的鹅鸣声。 张信急忙抬头,只见天空中,一群群整齐的鹅群正从远方飞回。他们排成整齐的队形,就像是受过训练的士兵,每一只鹅都显得格外壮健。而且,令张信更加惊喜的是,那些成年鹅中夹杂着许多明显还未成年的小鹅,它们或许就是这次奇迹之旅中新孵化的生命。 “它们...它们回来了!”张信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他的眼中满是泪水,但这一次,是泪水中夹杂着喜悦和感动。“我就知道,我的鹅们会回来的!”他对身边的工人们说,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感激。 鹅群落地后,张信和工人们忙碌起来,迎接这些久别重逢的家成员。他们为鹅群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就像是为久远的亲人举办一场盛大的欢迎宴会。 这一幕,对张信来说,不仅仅是失而复得的喜悦,更是对生活的重新认识。他意识到,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不能轻易放弃希望。从那以后,张信更加用心地照顾每一只鹅,他开始采纳专家的建议,改进养殖方法,减少风险。 岁月流转,张信的鹅场生意越做越大,他的故事也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养鹅和农业创业中来。他成为了当地养殖业的标杆,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农业创业的希望和可能。 在张信的心中,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养鹅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家庭、梦想和坚持的故事。他深知,无论未来路途多么坎坷,只要有家人的支持、有梦想的指引,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张信的经历,如同他鹅场上每一次飞翔的鹅群,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希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