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割据、彼此攻伐是民国政治的一大乱象,“城头变幻大王旗”可谓屡见不鲜,但有一个人能始终割据一方,立于不败之地,保全自己最后善终,他就是阎锡山。由于长期摇摆于各势力之间,阎称自己是“三个鸡蛋上跳舞”。
从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举为山西都督,再到1917年兼任山西省长,一直到1949年4月逃离山西为止,阎锡山统治晋地长达38年。这期间也曾干过一些实事,比如兴办学校、银行、发展实业、修建铁路、养兵屯田等。
不过,当地百姓最津津乐道的话题,一是阎锡山喜好作诗,但水平一般,虽然比张宗昌之流强很多,但始终成不了一流诗人。二就是自己虽然贪,但同时又大力反贪。在山西各地官署,都矗立着阎锡山当年镌刻的《反贪碑》。
这些碑大多立于1921年,内容较为一致,碑横题“督军兼省长阎示”,碑文共4行、26个字,释文为“贪官污吏、劣绅土棍为人群之大害。依法律的手续,非除了他不可。”下署立碑责任者。阎锡山立志要将山西建成模范省,因此颇费心力。
反贪碑虽然只有寥寥26字,但内容振聋发聩,在贪官劣绅盛行的当时,如果没有足够的魄力和措施,是很难斗得赢这一群体的。此碑以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为基础,笔画饱满刚健,起收笔顿挫自然,不露锋芒,刀口清晰深刻,似可见当时的决心。
此碑横短竖长,撇轻捺重,转折处圭角分明,内圆外方,竖画向外微微凸起,格外显得富有张力。结构宽绰舒展,圆润饱满,左右结构还有高低对比,没有状如算子的单调。字迹大小错落,俯仰、呼应有序,庄重严肃又不失姿态。
阎锡山曾在1918年推行《人民须知》,主张发挥民众作用,提升人民素质,从百姓至官吏形成监督机制。比如他要求民众要“听宣讲、看报纸、看告示、读刑律”,针对家庭提出“五戒”:“戒溺女、戒缠足、戒早婚、戒吸烟、戒赌博”,还鼓励民众要“告发诈财官吏”。
这些举措的确使得当时的山西地区较为安稳富裕,没有卷入中原地区旷日持久的战争。虽然时隔几十年,但反贪碑的内容依然不过时,依然能给人以启发。另一方面,碑上的文字与书法也能看出颜、柳楷书以筋骨丰沛、严谨工致等特点,始终是公文、敕令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