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85年的一天,陈建军与妻子激烈吵架后,一去不复返,妻子伤心又不解:丈夫一直温

1985年的一天,陈建军与妻子激烈吵架后,一去不复返,妻子伤心又不解:丈夫一直温和又体贴,怎么忽然性情大变?2年后,丈夫遗体被发现后,妻子才知其中缘由,伤心欲绝的她,不到3年,随对方而去。 1962年的一个炎热夏日,云南省麻栗坡县的一户普通家庭迎来了新生命的到来,这是陈家老二陈世富和妻子的长子,正值八月一日建军节,因此被取名“陈建军”。 陈世富在本地公安系统工作多年,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民警。因此,陈建军从小就经常出现在麻栗坡县公安局的派出所,他的内心无比崇拜那些日复一日保卫人民安全的缉毒民警,渴望自己长大后也能成为他们的一员。 1982年,云南省成立了新中国的第一支缉毒专业队伍,这对刚从高中毕业的陈建军来说无疑是个绝佳的机会,他瞒着父母,只身前往选拔现场,在《公安民警简明登记表》上郑重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志向。 经过层层选拔和严格考核,陈建军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缉毒民警,被分配到云南省砚山县公安局工作。 当陈世富得知儿子的决定时,内心不免担忧,毕竟砚山县靠近毒品泛滥的金三角地区,缉毒民警常年置身险境,即使立下大功也可能招致恶徒疯狂报复,但面对儿子的决心,老陈最终点点头,叮嘱他一定要好好工作,别辜负国徽上的期望。 两年后,陈建军被调往平远街缉毒小组,这里曾是贩毒活动猖獗的“毒窝”,多年来无法无天,为了切断毒品源头,国家曾群策群力,付出了巨大牺牲才基本清除了这里的毒贩。 为了更好打击犯罪,1985年11月,陈建军的身份变成了“秘密侦查员”,这意味着他不能暴露身份,需要随时潜入犯罪团伙内部收集证据。 为了尽快适应这个新身份,陈建军改头换面,染上烟酒赌博的嗜好,经常在街头晃荡,这给他的家人和领导带来了不小困扰,但大家也理解这是工作需要。 1986年8月,陈建军第一次以秘密侦查员的身份进去卧底,在战友的配合下,他假扮成一名外地毒贩,接近了当地一个大毒枭冯育焕,经过约定,第二天他们就在冯育焕家进行毒品交易。 谁知这次交易正中缉毒民警下怀,陈建军装出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被抓现行,而冯育焕也被一网打尽带走,陈建军第一个卧底任务圆满完成。 1987年9月,陈建军再次进去卧底,对手是老奸巨猾的毒贩头目周荣云,周荣云起初对这个“外地人”很警惕,通过各种试探想找出陈建军的破绽。 陈建军反应极快,一举拆穿周荣云递过来的烤猪肉试探,成功迷惑对方,获得信任,就这样,他和战友们耐心收集证据,终于将这个毒贩团伙一网打尽。 然而好景不长,1987年12月,陈建军在一次卧底行动中不幸牺牲,年仅25岁。 当月13日,缉毒队得到情报,一名叫冯德国的大毒枭正在四处联系买家,准备一笔毒品交易,陈建军再次变身“买家”接近冯德国,但谨慎的冯德国坚持去其家中交易。 陈建军来了个反将一军,表明如果不在公共场所交易,他就取消交易,最终冯德国为了成交,同意去曙光乡的一个村子进行交易。 双方来到村中一处二层小楼,陈建军趁冯德国不备掏出手枪,高喊自己是警察,让所有人跪下,他试图联系外面的战友,却被冯德国的兄弟陶顺明偷偷取枪射击。 两人几乎同时开枪,陶顺明毙命,陈建军建军却不幸中弹负伤,更糟的是,冯德国一家老小拥上前疯狂殴打陈建军,没多久这名勇敢的缉毒战士就死在了血泊之中。 陈建军的牺牲打击了整个缉毒队伍,但他们无怨无悔,誓要继续陈建军的事业,而云南省也追授陈建军一级英雄的称号,关爱他遗留的家人,陈建军的弟弟后来也加入了公安局,守护一方土地的安宁。 陈建军用自己短暂的生命描绘出一幅不屈不挠的英雄画卷,他为人民英勇牺牲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信息来源:中国国防部网《英雄烈士谱丨缉毒英雄陈建军:深入虎穴25岁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