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1年,一志愿军往阵地送弹药,可当他到达后,却发现干部全牺牲,而战士更是乱成

1951年,一志愿军往阵地送弹药,可当他到达后,却发现干部全牺牲,而战士更是乱成一团,谁曾想,在这危急时刻,他却做出一惊人举动,而且还立了大功。 1927年的一个炎热夏日,山东齐河县一个破旧的小村庄里,一户普通农家迎来了他们的长子——王德明,这是王家老两口迎来的第一个孩子,两口子对这个孩子倾注了无限的希望和爱。 王德明从小就表现出了机灵聪明的天资,每当听到老一辈说起过去辛酸的生活,想到现在还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王德明就暗下决心要改变这个家的命运。 1937年,王德明15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这一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入侵中国,战火烧遍了大江南北。 王德明热血沸腾,激情难抑,想要立刻投身战场保卫家乡,但是他的父母不容他去,生怕这个刚刚长大的儿子就此丧生沙场。 王德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乡亲们被日军凌辱,看着家乡被战火蹂躏,他的心如刀绞般痛苦,却只能无力地躲在山沟里,这些痛苦的记忆成为他心中的一道永远无法抹去的疤。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王德明终于等来了和平,可转眼国共内战又打响了,战乱依旧笼罩大山大川,王德明明白,想要真正的和平自由,必须重新夺回属于人民的新中国。 1947年,王德明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正在壮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年代加入军队的人,许多是为了改善生活;而在这样的乱世,王德明加入解放军,仅仅是为了一个信念——光复家乡,解放中国! 进入部队后,王德明努力学习,很快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战士,他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重大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每个胜利的背后,都隐藏着同志的牺牲,王德明也在这些血与火的洗礼中,多次负伤,还患上了严重的神经性头痛。 然而革命的道路上没有终点,英雄的路途也看不到尽头,1950年,为了支援朝鲜人民对美国侵略者的反击,中国派出了志愿军,王德明再次提起武器,毅然决定奔赴前线。 考虑到他的伤残情况,上级原本安排王德明担任后方担架员,王德明倍感失落,多次请求前线作战,最后上级同意,但仍安排他担任担架员,负责运送伤员和弹药。 王德明没有丝毫怨言,只是说:“只要为部队尽一份力,我就心满意足!” 11月,志愿军26军进入朝鲜后不久,司令部决定发起第二次战役,王德明迎来了首次担架员的洗礼。 战火纷飞,枪林弹雨,王德明奔波在炮火中,一次次将重伤的战友从战场救下,寒风刺骨,严重冻伤了他的双脚,王德明咬紧牙关,一个人就抬运了29名伤员,运送34箱弹药,他的无畏和奉献,鼓舞了全队的士气。 在第四次战役中,王德明的部队在汉滩江边阻击敌军,连日激战后,运输桥梁被炸断,后方无法运送援兵和给养,这个时候,王德明第一个跳入了冰冷的江水,在敌军炮火中,数次穿梭于水下桥梁残骸间,将伤员和物资运到前线。 18次出入水下,18名伤员,36箱弹药,王德明无所畏惧的胆识和牺牲奉献的精神,鼓舞了全军的斗志。 就在王德明运输物资之际,前线传来紧急援助请求——连队大部分指挥员已牺牲,防线濒临崩溃,王德明二话不说,来到前线接管指挥,面对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军,王德明镇定指挥,将残部编成三组机动防御,先后击退敌人三次进攻,歼敌数十,使我军占据战场主动。 这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斗中,王德明以十几人之力固守阵地,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朝鲜战争胜利结束后,王德明凯旋回国,军队考虑到他的功勋,希望他继续留在部队工作,然而王德明坚持要求退伍,说自己多处旧伤,不宜再留在一线。 王德明退伍回家后,过着低调的生活,很少与人提起自己的战时经历,他靠着一双粗糙的手,劳作维持生计,辛勤耕作,供养老小。 时光荏苒,岁月流转,2002年,王德明因病去世。80年的生命,他选择把全部奉献给了革命和人民。,他代表了一代人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的英雄。 我们当怀着崇敬和感激之情缅怀这些逝去的先烈,正是无数不管不顾为国奉献的普通人,成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承烈士遗志,为国家富强繁荣而努力奋斗。

评论列表

云海寄余生
云海寄余生 6
2024-02-07 20:47
1927年到1937年你确定是15岁?
东方拂晓
东方拂晓 3
2024-02-09 00:37
英勇顽强,大智大勇王德明,抗击美屠夫、强盗事迹,让人肃然起敬!致敬!深深致敬王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