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传播健康知识丨冬季老年人莫忽视血压问题 高血压患者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冬季

传播健康知识丨冬季老年人莫忽视血压问题 高血压患者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冬季血压容易忽高忽低。老年人在冬季保持血压稳定非常重要。 “人体血压受很多因素影响,季节、气候便是其中一个因素。”潘建军说,在自然状态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秋冬季节偏高,在春夏季节偏低。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寒冬一定要格外注意血压的变化。 冬季血压会升高,是人体对周围环境变化的反应,冬季天气寒冷促使血管收缩,加上运动量减少、出汗排钠减少,会引起血压明显升高。因此,当寒冬到来时,为了防止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人们应特别重视对血压的监测。对于血压尚不稳定的患者,应每天监测血压变化,尤其是要注意观察早上服药之前的血压、晚上睡觉之前的血压,如血压不稳定应及时就诊,应在规律性血压监测的同时,选择24小时平稳控制血压的药物,以前吃一种药的病人可能要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对于血压波动较大者,最好到医院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这一点尤为重要,有助于医生更合理地调整药物。 “人的血压是24小时波动的,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潘建军说,人在夜间睡眠时血压较低,大约在凌晨2时至3时最低。清晨醒来前血压快速升高,晨醒后活动的几小时(6时—9时)内,血压达到或者接近最高峰。这时的血压比夜间高40毫米汞柱—50毫米汞柱,这在医学上叫作血压晨峰现象。对于有动脉粥样斑块的病人来说,此时斑块容易破裂,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目前已经明确,血压晨峰过高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老年人要想在寒冬季节里保持稳定的血压,一定要注重日常保健。要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情绪激动。特别是对于血液黏稠、血管里有斑块的人,情绪激动时可能会导致血管斑块被冲破,从而导致出现血栓。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控制盐的摄入,身体内钠元素的增加会导致水分流失,血压会出现明显增高的情况。此外,高血压患者平时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促进肠道蠕动。如果便秘,排便时容易出现用力过度的情况,会导致血压升高。运动对血压的稳定性很有帮助。对老年人来说,走路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可以从走路中获益。 当老年人出现血压不稳定的时候,需要密切监测自己的血压水平,推荐每天早晚监测两次。如果有条件,应当到医院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