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一天,熟睡的李芳被4岁的儿子推醒。儿子直喊口渴。她正打算去烧水,可儿子却等不及,端起桌上的茶缸便大口喝了起来。这缸水足足有一斤,却被他一口气喝完。 那么王建为何会有如此异常的饮水量?这一切要从他2岁那年的一个夜晚说起。 王建2岁的那天夜里,王建突然大哭着说口渴,母亲李芳手忙脚乱地跑去倒水,她给王建喝了一整瓶水,没想到王建仍然口渴,接着喝完了第二瓶、第三瓶,李芳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太对劲。 起初,李芳和丈夫王国强并没有放在心上,只当儿子是玩累了、渴了,然而随后日子,他们发现王建的饮水量越来越大,有时一天要喝掉十几瓶水,夫妻二人吓坏了,赶紧带王建去了当地的小诊所,但是那里设备简陋,医生检查后也找不出原因,只说可能是王建在外面玩得太累。 回到家后,王建的饮水量还在持续增加,到4岁时,他一天的饮水量就超过了父母,尽管喝那么多水,王建的身体却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李芳和王国强也就渐渐地没有放在心上了。 然而,这异常的喝水量还是给王建和他的家人带来了不小的困扰,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建要喝的水越来越多,村里的人传言纷纷,说是王建家的风水不好,让孩子中了邪气,李芳和王国强听信了这些迷信的说法,花钱请人改变了家中的布局,却毫无效果。 此时王建已经上学了,他的这种异于常人的喝水能力,很快就在校园里传开来,学生们都称他为“水牛”,王建变得十分内向和缄默,他不再主动与人交往,生怕自己喝水太多给别人添麻烦。 在学校,王建努力控制自己的饮水量,但他每隔一个小时就要停下来喝至少半瓶水,否则就无法集中精力上课,课间时,他只能去校园的水房里接生水喝,因为买瓶装水的钱,他的家境承受不起。 放学回家后,王建会第一时间跑去大水缸里猛灌水喝,仿佛一头真正的“水牛”。李芳为了准备够水给他喝,不得不整天忙着烧水、装满各种容器,王国强也为此头疼不已。 多年来,王建的家人试过各种方法想解决他的问题,却都徒劳无功,起先他们听信了村民的迷信说法,花重金改建了房屋,后来又求过神拜过佛,让王建吃了数十副中药,但王建的症状丝毫没有好转,他们倾家荡产,欠下了巨额债务。 后来江西电视台收到了王建母亲的求助信,信中简略讲述了王建的异常情况,并恳请能提供帮助,这起求助很快引起了电视台工作人员的注意,他们决定调查这个少年的喝水之谜。 电视台派出了一名记者前往王建家中,当这名叫李强的记者见到王建本人时,他还是大吃一惊,这个身体瘦弱的14岁少年,怎么可能每天喝掉20升水呢? 为了弄清真相,李记者决定当场观察王建一天的饮水量,于是,一上午,他就看到王建喝干了两大瓶矿泉水,其量约合6斤,这还只是早上的水量!中午王建在学校又从水管里直接接生水喝,李记者算了一下,从早到晚,王建一天下来至少要喝30斤水。 “我实在想不通,一个14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饮水量?”李记者在心中暗想,他决定采访王建的家人,了解这个少年的喝水问题是从何时开始的。 经过家人的讲述,李记者了解到,王建从2岁开始就有异常饮水的情况,之前王建的家人为此求过医,但当地的小诊所检查不出病因,李记者认为有必要带王建去大医院做全面的检查,以查明真正的病因。 在李记者的推荐下,王建的家人终于鼓起勇气,带他去了省城的大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诊断王建患有“尿崩症”。 原来,尿崩症是一种由于抗利尿激素的缺乏而导致的疾病,患这种病的人会出现明显的多尿症状,也就是喝水量大增,尿频加快,医生解释说,王建的异常饮水量正是这种疾病的典型表现。 “轻度的尿崩症通过药物治疗还是能控制住的,但重度的话就很难根治。”医生如此告知王建的家人。不过他还是建议通过长期服药的方法来控制王建的喝水量和尿频。 听完医生的专业建议,王建的父母如释重负,他们决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律治疗,希望王建的病情能够得到控制。 此时此刻,王建也明显感觉到口渴的感觉没有从前那么强烈了,他终于可以过上不用时时刻刻关注水源的生活,也许有一天,他和其他孩子一样,成为一个普通的少年。 人们再度意识到,生活中正常的饮水很重要,过多或过少都不好,如果发现自己或亲人有异常的饮水量,应及时就医寻找病因,定期检查也可帮助早期发现问题,让我们用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也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