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不看收益看什么# 本周(1.29-2.2)上证指数下跌6.19%,盘中最低下探至2666点。深证成指下跌8.06%,创业板指下跌7.85%,科创50下跌9.74%,北证50下跌15.52%。概念板块几乎全军覆没,银行、公用事业、央企等较为抗跌,薄膜传感器、在线教育、低价小市值等跌幅靠前。 本周全市场ETF份额,累计增加205.20亿份!份额增加最大的行业为医药,份额增加最大的主题为中证医疗指数;份额增加最大的指数标的为沪深300,收益最高的指数标的为标普500消费精选。 本周股票型ETF基金,份额净流入前三依次为: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上证50ETF(510050)、沪深300ETF(510300),分别净流入49.72亿份、32.52亿份、31.13亿份。相较于上周,净增明显出现减少。 份额增加前三行业指数,依次为:全指信息、国证芯片、300医药;份额增加前三行业ETF依次为:信息技术ETF(159939),净流入1.08亿份;半导体ETF(159813),净流入1.03亿份;医药ETF(512010),净流入1.02亿份。 份额增加前三主题指数,依次为: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中证医疗、动漫游戏;份额增加前三主题ETF依次为:医疗ETF(512170),净流入3.55亿份;游戏ETF(159869),净流入2.69亿份;生物医药ETF(159859),净流入1.80亿份。 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99.37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66.15亿元,深股通净流入33.22亿元。显然,本周下跌这个“锅”不能让外资来背。周五盘中,上证指数跌破2700点,临近年关还这样子跌法,大家负面情绪突然“失控”也情有可原,于是纷纷开始寻找下跌原因…… 在寻找各种利空理由时,ETF转融通业务开始被质疑。ETF转融通,简单来说就是ETF参与融券业务,把持仓不卖的股票借出去,以此获得利息,券商再以融券方式借出去。 首先,司令觉得有必要辟谣,ETF转融通业务的利息收入,会体现在基金总收入中的“证券出借利息收入”一栏,最终归属于持有人,而不是是进了基金公司自己的口袋。其次,司令也想呼吁下,ETF转融通业务是不是能够暂时叫停,至少极端熊市情况下暂停吧,原本市场信心就不足,机制上尽可能避免负面情绪被放大的各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