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就算会被万人唾骂,我也要改了国籍去英国!”但当他再回到中国时,竟让2009年美

“就算会被万人唾骂,我也要改了国籍去英国!”但当他再回到中国时,竟让2009年美军演习的航母舰队直接退后了100海里。他到底是什么人?连美国都对他为之忌惮退让三分? 1977年,高考终于恢复,黄大年欣喜不已,他马上开始日夜准备考试,终于黄大年如愿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专业。 大学期间,黄大年专心学习专业知识,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经常组织同学一起翻译国外文献,大家围坐在图书馆,共同破译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一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研究生毕业后,黄大年选择留校任教,他一丝不苟地传授知识,以热情洋溢的语气为学弟学妹讲授前沿理论,深受学生欢迎。 当时国家拨出了宝贵的留学名额,凭借过硬的理论与丰富经验,黄大年如愿获得机会,前往英国利兹大学深造。 来到异国他乡,黄大年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怀着谦虚好学的心态,努力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四年努力后,他终于获得了博士学位,但西方对华技术禁运的局面依然严峻,黄大年无法接触到先进的核心技术,所学主要是一些落后的知识。 黄大年请求延长留学,希望能够再深造,但他明白,当前的学识无法为国家做出实质性贡献,经过深思熟虑,黄大年做出一个惊人决定——放弃中国国籍,加入英国国籍,这个选择令他的家人难以理解,但为了获取核心技术,黄大年鼓起勇气,甘愿忍受舆论谴责。 消息传回中国后,碍于当时的政治环境,黄大年遭到国内一片指责,但是为了能够日后报效祖国,黄大年选择隐忍继续前行。 加入英国国籍后,他如愿受到重用,被提拔到核心科研部门,在这里,他终于看到了诸多机密资料,于是几乎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与学习中。 多年过去,黄大年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按原计划,是时候回国继续为祖国服务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当黄大年将回国打算告知家人时,却说最近几年还无法回去,需要在英国继续生活一段时间,这让众人感到十分不解,难道黄大年已经放弃了报效祖国的初衷? 原来,当黄大年准备回国之际,他在报纸上看到西方国家拥有各种先进战机,黄大年突然醒悟,仅凭这几年的所学,回国对国家发展的助益寥寥无几,为了真正造福祖国,他必须放弃现有成就,重新深造,争取掌握尖端技术。 于是,黄大年选择在英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利用业余时间接触各大科研机构,汲取更先进的成果,他明白,要成为真正的专家,任重道远。 2009年12月的一个寒冷夜晚,黄大年在英国别墅中收到一封加急电报,祖国向他发出召唤,需要他回国参与重要科研项目,这一刻,黄大年内心激动万分,在异国他乡求学18年,他从未忘记家国,而今祖国需要他了,第二天清晨,他便将这个消息告知妻子。 黄大年的妻子起初很犹豫,不愿放弃在英国的稳定生活,但面对黄大年坚决的态度,她只能红着眼圈点头答应。 英国高层得知黄大年要回国的决定后,纷纷表示挽留,有报道称,黄大年坐上回京的飞机后,美军紧急下令周边航母后撤100海里,可见黄大年的重要性。 回到祖国怀抱,黄大年迫不及待投入工作,他先后在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任职,以惊人的毅力和韧性,在短短五年内,就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技术跨越,使中国的科技水平赶超国外20年进步,他还攻克了国防科技关键难题,获得重大自主创新成果。 在海洋资源调查领域,黄大年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一套适用于复杂环境的高精度移动探测系统,大幅提升了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能力,这套系统不仅可用于海洋,对陆地资源勘探也有重要作用。 2014年,他又研发出领先世界的移动数据处理系统,使我国的资源调查能力跃居世界前列,除此之外,黄大年还积极培养年轻科研人才,亲自带领无人机技术团队,使我国无人机技术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如今,吉林省无人机产学研基地就是由他一手创立的,在他的推动下,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极大提高了我国的生产力。 然而,高强度的工作也让黄大年付出了健康代价,2016年,他在工作中突发病倒,被诊断为胆管癌,面对病魔的侵袭,黄大年没有退缩,依然我行我素地工作,甚至在病中坚持参加项目汇报,他矢志不渝、顽强意志给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 2017年1月的一个寒冷清晨,黄大年在工作中猝然离世,享年仅58岁,一生无私奉献,他用生命践行了“有出息的人必须回国效力”的人生信条,面对重重困难,他从未退缩,始终以热忱的心血浇灌科技报国的伟业。 黄大年的一生,是家国情怀与科研事业的完美结合,他无论身处何地,心中从未忘记家乡。终其一生,他只有一个梦想:为祖国的科技进步贡献一己之力。 正如他留下的名言:“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他的故事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继续前行。 (信息来源:黄大年 - 百度百科)

评论列表

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 1
2024-02-03 08:01
为祖国强大贡献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