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我国外事局主任俞强生为投靠美国,提供了一份我国在美国的卧底名单,不料美国人见到名单后大惊失色,名单上赫然出现了金无怠的名字。 金无怠1922年出生于北平,是满清宗室后裔,金无怠从小体质弱干,却聪慧过人,深受长辈们的喜爱,他有条不紊地完成既定课业,中学毕业后顺利进入北平最负盛名的燕京大学,学习新闻专业。 那时的燕大校长正是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他在课堂上侃侃而谈美国的民主制度,金无怠也跟着连声附和,颇得司徒赏识,有一次社会实践,金无怠撰写了一篇积极评价美国政体的报道,深得司徒赞赏,自此金无怠常受司徒的关照提携,两人关系日益密切。 大学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金无怠很快便毕业踏入社会,当时正值抗日最艰难时期,他本想投笔从戎效力国家,然而看在老师司徒的面子上,最终还是进入了美军驻华联络处任职。 联络处的工作并不缺乏挑战,金无怠每天忙着翻译来往文件,并组织部分后勤保障,同事似乎对他尤为关照,时常与他切磋国事家事,金无怠也逐渐沉醉于美式文化的包容,对自己的工作信心满满。 直到有一天,同事隐晦地试探他的政治倾向,金无怠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始终念念不忘的国家情怀,与共产党人的理想不谋而合,激动难耐的他接受同事的引荐,正式加入了地下党组织,一个为国奋斗的新世界,就此拉开帷幕。 抗战胜利后,混乱的局势促使金无怠转任美国驻港领事馆,表面而言,他是美方的心腹;而在暗地里,他则在积极搜集情报,为祖国效力,这种双面人生的痛苦与矛盾,金无怠历经了漫长岁月。 1950年中朝战事爆发,金无怠被派往前线翻译并监督审讯,面对同胞兄弟,他不得不出言狠厉;面对家国,他又倍感惭愧自责,撕心裂肺的痛楚无以言表,可为了最终目标,金无怠只能忍辱负重,戴着面具取信敌人。 上百次与战俘的接触,足以让金无怠熟稔一切虚实,为了获得美方绝对信任,他表面上严刑逼供,殊不知每一个人的细节都牢记于心,等到战后遣返谈判开始,金无怠将所有的名单秘密交给我方,帮助识别了美国准备策反回国的特务。 由此,祖国成功揭露了美方在战俘身上刺上侮辱标语,意图转化立场的阴谋,这起暴行在国际上引发轩然大波,金无怠的情报贡献功不可没,他也因此在组织里渐渐受到信任,被分配了更多重要任务。 1961年,金无怠被安排转岗美国使馆,负责监听敌台并分析情报,他出色的业务能力很快深受上司赏识 ,频频升迁加薪,终于在10年后,金无怠如愿进入中情局担任高级研究员,完美渗透敌方核心机构。 凭借敏锐判断和丰富经验,金无怠多次提醒祖国注意防范美国的行为,其中最关键的一次,是及时传回越战谈判的底牌细节,在此后漫长的讨价还价中,我国外交官完全掌控全局,终于帮助越南取得了战争的完全胜利。 1985年深秋,中美关系趋于缓和,金无怠也已功成身退在家悠哉度日,没想到这个风波无情地降临:一个内奸暴露了他的身份,眼看多年心血即将付之东流。 稳扎稳打几十载的伪装,在这一刻土崩瓦解,金无怠明白,为了保全祖国在美利益,自己这小小生命已可轻放。 敌人在狱中严刑逼供,面对敌人尖锐的问题,金无怠从容不迫,他微笑着回想起人生历程,祖国之爱之火依然熊熊燃烧,为国捐躯已是他莫大的荣耀,这最后一程,他定要撑起无懈可击的架势,金无怠深深地凝视着狱卒令人心碎的凄婉,用沉静而坚决的方式结束这波澜壮阔的传奇。 无论时过境迁,每每人们提起这位传奇特工,都不禁肃然起敬,他用半生多舛的命运诠释着什么叫做气节,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金无怠将自己幸福完全奉献,只求换得民族的新生。 也许他的名字无人问津,可那份赤子之心,则与苍茫大地同频共振,这就是英雄,也是每一个普通人心底最璀璨的色彩。 (信息来源:陈晓平:“超级间谍”金无怠家世考.澎湃新闻 [引用日期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