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母爱就是这么沉重!2017年,广东83岁的老太将60粒安眠药碾碎放入儿子的粥里,亲手杀死了46岁的智障儿子。她哭着对法官说:“我实在养不动他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耄耋老人狠心杀害自己的亲骨肉? 老人名叫王宛兰(化名),1934年出生在广州一个普通家庭,王宛兰个子娇小,长相秀气,性格温顺内敛,成年后,她凭着勤劳能干在当地一家电厂找到了工作,开始了平稳安定的生活。 不久,王宛兰与同在电厂工作的李先生相识相知,两人坠入了爱河,他们的婚姻得到了双方家人的祝福,很快组建起了一个小家庭。 1957年,王宛兰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取名李建坚,丈夫李先生工作勤勉,王宛兰也时刻不忘本分,把精力都放在照顾家庭和抚育孩子上。 尽管生活拮据,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王宛兰就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为了让儿子健康成长,王宛兰与丈夫都倾注了全部心血。 1971年,王宛兰再次怀孕,当时她已年近四十,属于高龄产妇,为了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李先生无微不至地照顾妻子,让她补充足够的营养,经过十月怀胎,王宛兰终于诞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取名李建恩。 一家四口的生活看上去非常美满,然而好景不长,王宛兰很快发现了问题的端倪,李建恩三岁时还不会说话,也无法独立行走,明显不同于正常孩子的成长轨迹,王宛兰带着孩子四处求医,最后确诊他患上了唐氏综合症。 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王宛兰热泪盈眶,丈夫也深感绝望,但还是一再安慰妻子,表示要给孩子时间成长,从那时起,王宛兰就全心全意投入到照顾李建恩中,辞去工作,将一切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这个可怜的孩子。 白天,王宛兰手把手地教儿子说话走路,希望他能追上正常孩子的成长;晚上更是起起床床查看孩子的被子是否盖好,生怕他着凉生病,丈夫李先生也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加班赚钱养家,还主动分担妻子的照顾任务。 经过夫妻两人的辛勤付出,李建恩终于在15岁时有了长足的进步,能说几句简单的话并独立行走了,王宛兰欣喜若狂,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她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儿子总有一天能够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当邻里的孩子都开始谈恋爱结婚时,王宛兰也产生了为李建恩找一个伴侣的想法,她四处张罗相亲,希望能找到一个真心照顾儿子的女婿,然而看到李建恩智障的样子,没有一个女方肯嫁过来,王宛兰的愿望化为泡影。 就在王宛兰还在为儿子的终身大事发愁时,李建恩的病情出现了反复,2001年,30岁的他全身瘫痪,智力和行动能力又回到了三岁时候的水平,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王宛兰再次陷入了绝望的低谷。 从此李建恩只能卧床不起,王宛兰承担起了所有的生活照料任务,起初,还有丈夫在身边支持,两人互相扶持,相濡以沫。 然而2013年,王宛兰的另一半支柱也离她而去,丈夫不幸去世,王宛兰一下子成了这个家的唯一支柱。 80岁高龄的王宛兰身体早已虚弱不堪,但为了那已成植物人的儿子,她还是咬紧牙关,继续承担起沉重的照顾工作,起早贪黑,操劳过度,王宛兰自己也出现了种种疾病,然而每当看到儿子因长期卧床而在背部生疮时,心疼的泪水就忍不住夺眶而出。 王宛兰明白,自己来日不多,可一想到自己去世后儿子的处境,便忍不住心如刀绞,终于,在一次与儿子对视时,她在他空洞的眼神中看到了无尽的痛苦,这一刻,王宛兰下定了一个艰难的决心。 她开始频繁前往社区诊所,向大夫哀诉自己失眠严重,需要安眠药,仅仅几个月时间,王宛兰就取得了60余片安眠药,她在家中写下了一封遗书,向大儿子倾诉了自己的苦衷,表达了对小儿子的思念与歉意。 2017年5月9日,王宛兰亲手为李建恩端来了一碗加了蜂蜜的热粥,里面还溶化了全部60片安眠药,她红着眼眶喂给儿子吃下,然后退到门外流泪,不忍目睹这惨烈的一幕。 消息传出后,舆论对王宛兰的行为表示了高度理解与同情,这也给法院判决带来了一定的参考,最终王宛兰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期执行4年。 2021年10月,考虑到其高龄,法院做出不再执行刑罚的决定,王宛兰的故事令人唏嘘,一个母亲的孤独无奈与对孩子的深爱交织在一起,催人泪下。 我们更应关注患病儿童的家庭,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共度难关,也希望福利机制能进一步健全,让更多困境中的家庭获得帮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