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清朝灭亡时,仍然欠着列强7.3亿两白银的巨款,这一笔烂账,最终怎么解决的?伟人的

清朝灭亡时,仍然欠着列强7.3亿两白银的巨款,这一笔烂账,最终怎么解决的?伟人的回应十分霸气。 1840年,英国侵略军队来到中国沿海,与清军在广州附近爆发了第一次武装冲突,拉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此后数年内,英军乘胜追击,很快就攻占了东南沿海的多个重要城池。 面对外来入侵者的猖獗,清朝统治者显得手足无措、束手无策,为尽快摆脱战争的困扰,清政府多次低头求和,签订了一系列屈辱性条约。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明确规定,清政府需向英国赔偿白银2100万两。 这笔巨额赔款包括的不仅仅是英国远征军的军费开销,还包含了英军焚毁鸦片的价值,以及鸦片商人交易中的损失,当时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军费才119万两,可见其明目张胆的敲诈勒索之举。 五年后,英法联军再次武装入侵北京城,逼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额外赔偿400万两白银,这样算下来,短短几年间,清政府已付出3500多万白银来换取与英国的和平,这几乎将国库榨干,而英国则利用这笔天文数字的赔款,大规模扩充军备,建立“日不落帝国”,在全球发动新的殖民掠夺战争。 1894年,日本出兵侵略朝鲜,中日之间为争夺朝鲜的控制权爆发了甲午战争,陆海军并进的日军很快取得决定性胜利,仅用了8个月时间,就将清军彻底击溃,次年2月,清政府被迫派出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根据条约,清朝需向日本赔偿2亿白银,其中1亿3000万两要在条约签字后的第一年内支付清偿,这对当时清政府的财力压力巨大,全国一年财政收入也仅8000万两。 为筹措庞大的款项,清政府只能举债,而日本则利用这笔钱完成军备升级,奠定其后成为亚洲军事强国的基础。 此时英法两国也紧咬不放,强迫清政府另行赔偿,才同意日本归还被占领的辽东半岛,清朝为此又付出3000多万白银,外债压力激增的同时,国土也遭受新的割让,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1900年,以义和团运动为导火索,中国与包括英、美、法、德、日等八国爆发军事冲突,面对联军的步步紧逼,慈禧太后只得移驾西安避难,留在京城的恭亲王则被迫与各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朝需以4.5亿白银向受“损害”的八国赔罪、赔款。 考虑到清政府的困难处境,列强进行了分期宽限,但债务总额仍高达9.2亿白银,另加近40年的高额利息,这无疑将一个四万万人口的国家推上绝路,为筹措庞大款项,清政府除加重税赋,几乎将所有可以抵押的财产一并折价给西方银行。 在多次战败投降中,清朝不仅丧失了大片领土,还背上了十几亿白银的巨额外债,这些天文数字的战争赔款,既严重损害国力,也加速了大清王朝的灭亡。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其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清朝遗留的大量外债,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在1912-1928年的北洋政府时期,为稳固政权,加强对国际社会的认可度,北洋政府选择了全盘接收清朝债务的做法。 国际局势变化后,1928-1949年的国民政府开始采取先偿还后停止还款的政策,对日本的赔款则一直延续至抗战爆发后才宣告停止。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于清政府留下的欠款,毛主席也强硬的表示:“中国人民已经还的够多了,绝对不会再出一分一毫,那些欠款,谁承认就让他们找谁要去。” 这标志着中国正式摆脱了100多年外债史的羁绊,重新站立起来,150多年前的种种屈辱景象,至今仍令每一个中国人牙酸胆寒、记忆尤新。 正如毛主席所说,我们绝不能忘记这样的历史,因为外强中干的教训太沉重,它揭示了一个大国若想屹立于世界之林,就不能软弱、必需富强。 同时这段历史也从反面论证了新中国对外政策的正确性,一个民族要自立自强,就不能再认同旧有的不平等关系,必须重新定义各国地位。 5千年的文明历史证明,中华民族绝非任人宰割之物,在今后新的征程中,我们必须不忘国耻,牢记屈辱史,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决不能重蹈覆辙,而新姿态的新中国,也令他们望而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