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中等生,大多是性格造就的成绩。 我闺女上初二了,期末考试成绩下来了,班里47个人,她排21。 以前多次苦口婆心地跟她说,中考是个大筛选,只有一半的学生能升高中,而中游学生勉强上的高中,大多成绩一般,又很难考上好大学。我的中心思想很明确,不要满足于中游,因为中游的人生,以后大概也很辛苦,不像文艺作品中那样潇洒轻松。 没想到,知道成绩的闺女,回家就往床上躺,我问:你对这个成绩满足吗? 闺女成功地自我宽慰:有进步就行呗。 我这才想起来,她还真比期中提高了几名。 我说:四个字总结你的成绩,泛泛之辈。 我自己是个小镇作题家,上初中时在全校排二十名往后都着急,考大学时全市文科二十多名。如今,我给我闺女全科辅导,总想把我当年的经验略略传授一点。 直到今天我发现了,中等生之所以是中等生,都是性格原因,不是智商和学习方法问题。中等生很容易对中不溜的成绩满足,不愿意为了再进一步死磕自己。 这种心态不变,就没有更大的动力,就会在一个又一个瞬间放过平庸的自己,直到青春不再。 对小镇做题家来说,自己奋斗很多年才能来二线城市买一套房,让孩子享有现在的一切。孩子却以为,自己生来享有的一切皆不需奋斗,都是天然赐予的。 唉,世间最难的事之一,大概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装到别人脑袋里,哪怕是亲人。 #初中孩子的学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