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湖南益阳,一男子带着户口本和身份证去银行,为11岁女儿的一张银行卡取消短信业务,却被告知,户口本不能证明父女关系,必须拿出生证或去派出所开证明,证明他女儿就是他女儿。男子很无语,自己只是取消个短信,银行何必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呢? (案例来源:长城新媒体,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金融领域。 然而,有时在这些变化中也出现了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状况。 就像本文的主人公刘阳一样,他本想通过银行取消一个不常使用的银行卡的短信通知服务,却意外地遭遇了令人困惑的事情。 故事发生在某一天的上午,正当刘阳全神贯注地处理手头工作之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在这个大家都倾向于通过微信沟通的时代里,一条短信提醒吸引了他的注意。 原来是银行发来的扣费信息,刘阳心中疑惑,因为他几乎已经忘记了那张卡的存在。 经过一番回想,他想起来这是多年前为了女儿上幼儿园缴费用女儿身份证办的一张借记卡,由于女儿已经毕业,这张卡便长时间闲置不用。 而现在,刘阳看着短信中的每年固定被扣除的短信服务费,感觉实在是一种浪费。 数周之后,决定取消这项服务的刘阳带上自己与女儿的身份证以及家中的户口本,前往银行处理此事。 本以为一切都已经准备充分的他,却未曾料到仍然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难题。 尽管将所需的证件一一提交至银行工作人员面前,刘阳想要取消短信服务的请求还是被拒绝了。 银行工作人员认为,户口本上并未体现出刘阳作为父亲的角色,无法确认他与女儿之间的亲子关系,因而不能提供相应服务。 银行工作人员的要求让刘阳感到十分无奈,他要求刘阳去公安机关开具证明证实“你女儿是你女儿”或者是拿出女儿的出生证明。 显然这样的要求过于严格,甚至显得有些无理。 面对这一情况,刘阳感到愤懑不平,一方面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在处理一个相对简单的业务时却被强行增加了不必要的手续和步骤。 另一方面,他也质疑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是否合理可行,考虑到派出所的日常工作负担,为这种小事频繁出具证明是否会造成资源浪费。 他还指出,开户时并不需要那么多证明材料,而如今取消一项业务却又为何需要如此之多呢? 针对此类现象,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中类似的案例层出不穷,公众对银行及其某些不合理规定的不满与日俱增。 银行方面或许认为,这类要求是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避免各种欺诈行为的发生,但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客户的时间成本。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似乎也有悖于《民法典》中关于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法律底线和社会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则。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呼吁银行应该重新审视现有流程和规定,寻找更为合理与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银行应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证明文件要求,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客户需求。 银行还需要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与沟通,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并及时作出调整改进,从而真正提升服务水平,构建更加和谐的客户关系,共同推动金融服务环境的改善与发展。 [免责声明]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