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患者从突发胸背痛到死亡不到两小时,还觉得血压高点没事?

行平双 2024-09-07 14:56:3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文案丨科普健康坊

编辑丨科普健康坊

短短不到两小时,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悄然离世。更令人唏嘘的是,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王先生还在安慰家人说"血压高点没事"。这看似普通的一幕,却折射出许多中国人对健康的错误认知。

王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在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高达350万,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因此失去生命。而在这些死亡病例中,很大一部分都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它往往在人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悄然发作,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为时已晚。

高血压之所以如此危险,是因为它会对人体多个器官系统造成严重损害。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动脉血管壁增厚、失去弹性,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这种病变可能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的动脉中,包括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供应大脑的颈动脉等。

一旦这些重要部位的血管发生问题,就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致命性疾病。王先生的案例中,他突发的剧烈胸背痛很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征兆。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或部分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急症。

它的典型症状包括持续的剧烈胸痛,常常伴有出汗、恶心、呼吸困难等表现。而很多患者由于对这些症状认识不足,常常错过最佳救治时机。医学界有一个著名的说法:"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从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直接关系到救治效果和预后。理想情况下,患者应该在发病后120分钟内接受溶栓治疗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每延误一分钟,就有更多的心肌细胞死亡,患者的生存机会就会相应减少。

王先生的悲剧性结局,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高血压的轻视。在中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不容乐观。据统计,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9%,也就是说近3亿人患有高血压。

而这些患者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接受规范治疗的比例更是低得惊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很多人对高血压缺乏正确认识。他们往往认为血压高一点没关系,只要没有明显不适就可以不去理会。

其次,高血压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即便测出血压偏高,也不以为意。再者,一些患者即便开始服用降压药,也容易因为各种原因中断治疗,如觉得麻烦、担心副作用、认为血压已经控制住了等。

事实上,高血压的危害是长期、持续的。它就像一把无声的刀,日复一日地损害着我们的血管和器官。即便血压只是轻度升高,长期下去也会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就会增加一倍。

如何才能避免像王先生这样的悲剧发生呢?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关键。首先,我们应该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血压检查。如果发现血压升高,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并定期复查。

其次,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包括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饮食方面,应该控制钠盐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此外,还要学会识别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除了典型的胸痛外,还要警惕一些非典型症状,如上腹部不适、背部疼痛、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千万不要像王先生那样抱着侥幸心理。

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许多曾经被认为是"死神"的疾病,现在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而预防始终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重视自己的血压状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回顾王先生的案例,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他能够重视自己的血压,如果他能够及时就医,结局是否会不同?生命诚可贵,健康更无价。让我们以王先生的经历为鉴,珍惜生命,关爱健康,不让悲剧重演。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了身体发出的微弱信号。高血压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定时炸弹,不知何时就会爆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定期体检、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让健康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

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对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宣传教育力度。政府应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人能够方便地获得血压监测和健康指导。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媒体也应该承担起科普的责任,传播正确的健康知识。

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没有彩排。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自己的血压,关注自己的健康。不要等到像王先生那样生命垂危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健康是幸福的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健康的中国。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0 阅读: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