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代开创初期,相较于相当于二把手主管后勤的谋臣,负责出计策的智囊往往结局更好,其主要原因应该是这些人厚黑学掌握的比较好,对人性看得很透,知道如何进退。留侯张良就是其中翘楚。
张良原是韩国贵族,对韩国是相当的衷心,甚至在心归刘邦的情况下,听到项羽封分封韩姓贵族为韩王就毅然决然地前往韩王那。项羽这时候却意外小心眼于韩王成跟刘邦的关系,不但没有把韩王成送到分封地,最后还杀了韩王成,导致张良又回到了刘邦身边。以项羽的肚量,这天下丢的不冤,但凡把张良拖在韩国,也就没有后面刘邦联合英布、彭越反楚的事了。
张良的个性在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智囊中算是比较强的一个了,毕竟是敢找力士刺杀秦始皇的人,还差点成功。在跟随刘邦的时候,不同于一般的谋臣,是相当坚持自己的主见。刘邦分封诸侯的时候,是张良拖着刘邦不让走,并用筷子向刘邦说明了分封诸侯的危害,使刘邦及时停止了这个错误的行为。韩信自立为齐王的时候,也是张良的提醒让刘邦最终放弃了对韩信的讨伐,阻止了一场内乱。
不过个性强并不是说张良这个不懂察言观色,其实从黄石公那拿到《太公兵法》的故事就能看出张良的眼力见是相当高明。在西汉开国分封功臣排名仅62位,张良并不像那些武将吵着自己的功劳为什么那么低,而是低调地离开了朝堂,因为他知道从他因为韩王成离开刘邦时他跟刘邦已经产生了距离,不是嫡系却抢功劳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件事。从那以后张良开始辟谷修仙也不失为一种明哲保身之举。不过为了子孙后代,张良也不是完全脱离朝堂,当吕后问他如何保住刘盈太子之位时,托出了商山四皓,不仅稳住了刘盈太子之位,也使子孙后代暂时不被朝堂动荡所侵扰。
留侯张良后世被封为“谋圣”,以其行为来看也的确当得上,但有时候人也是相互衬托的,假如把刘邦换成朱元璋,张良是否还能善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