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之后》,是作者郑雅君的博士论文,行文严谨,措辞学术,读起来会稍有门槛,因为涉及到社会教育学领域的理论框架,读的时候需要自行转译成大白话。
这本书的研究课题是“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作者聚焦于分处南北方的两所高等学府,访谈了六十多位本科学子,聊了各自的家庭背景、在学状态、价值取向、生涯规划等,在访谈内容的对比研究中,慢慢提炼出了本文的理论阐释模型。
这是我第一次从头到尾、非常认真地读一篇博士论文。之前刚读完《我的二本学生》,这是一本由老师撰写的关于她对二本学生的常年观察,相对于这本书的讲故事风格,一打开《金榜题名之后》,读起来还真有些转场突兀。
在《我的二本学生》书评中,会看到读者觉得作者主观性过强的评论,而这本《金榜题名之后》则恰恰相反,对于每一点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每一步是怎么做的、数据有哪些,作者都会一一列出,较少暴露个人情感和观点。后者着实让我领略了一番学术氛围的理性和逻辑。
《我的二本学生》里,散落的人、故事,留下了被触动的感慨;《金榜题名之后》中,结构化的访谈、逻辑,构建出了一幅清晰的浓缩化图景。
这幅图景便是我接下来要重点描述的部分,这也是本书让我觉得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上大学,犹如进迷宫
关于上大学,作者用了一个比喻:
如果上大学是进入一座迷宫,那么有些人在进入之前,TA手里就握有一张大致地图了,TA知道要在哪里出去,出去之前要做什么。
比如同学A,TA的目标是希望以后能自由做喜欢的事情,自由的前提是自己有充分的物质保障,TA很清楚毕业后的方向是直接就业,并且要尽量去到薪资收入高的公司,于是,大学期间TA会争取机会去打造一份可观的实习履历,以保证毕业后的就业质量。
这些有目标、有路径的大学学子,作者称之为“目标掌控者”。
还有一些人虽然进入了大学这座迷宫,但他们大部分时间是迷茫的,看一步走一步,大多凭借过去经验或直觉行事。
比如一位以高分进入高等学府的同学B,最擅长的是学业学习,但并不了解或也无法融入学校社团、学生会和其他各种机构所提供的资源机会。他并没有一个长远规划,可能是不知不觉走到了保研或就业路上,有时更是因为没有其他准备而被动推入某个结果。
这类且行且走的同学,被作者称之为“直觉依赖者”。
在作者的整理中,她还发现了这么一条相关性,那就是“目标掌控者”的家境一般不错,比如父母是高知高管,而“直觉依赖者”则大多来自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乡镇,或者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
边读这本书,我也边在回忆自己的大学时光。我是属于哪一种呢?按照家庭经济条件,初高中都在大城市,父母是公职人员,那我应该被归类于“目标掌控型”。
但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并没有那么清晰的规划,参加哪个社团、哪个实习,选哪个专业、哪门课,这些选择基本都是跟着直觉走,是根据自己想不想的意愿来做的。毕业后我直接进入了就业市场,对自己出路的选择满意度大概只有70%。
与其说“直觉型”和“目标型”的不同和家庭背景相关,不如提及书中所说的另一个概念即“文化工具箱”,每个人的大学就读状态,和他们既有“文化工具箱”里躺着的视野、认知、价值观念、触及资源等息息相关。
虽然我家条件还行,但我父母并没有上大学的经历,入学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和上大学有关的活动或讲座,也没有想过要和学长学姐之类去做交流。因此,大学开学时,我的“文化工具箱”里,并没有一张关于“如何上大学”的指点地图,里面躺着的,依然是高中时期带来的“死记硬背技能、做好好听课的好学生意识”。
关于上大学时,手里有没有如何上大学的地图,除了受家庭经济的影响,一个人所处环境里是否有相关的认知氛围传递会更重要些。
上大学的三种状态
如果,上大学犹如进入一座迷宫,那四年下来,有这么三个状态,一个是“入场前”,一个是“在场中”,一个是“出场时”。
“入场前”,每个人的新生状态会和TA既有的“文化工具箱”内容息息相关。
作者访谈中发现,一些来自乡镇的同学刚入学时往往会面临无法融入的困境。相对于乡镇的生活学习环境,处于大城市的高等学府的氛围更精英化,其他人不仅学业优秀,而且课外还多能多艺,这种对比让他们自惭形秽;同时他们也会接触到趋向于功利化的气氛,比如类似选课法宝的经验,一部分人会选择那些容易得高分的课程来提高绩点,这份心机又让他们颇觉不屑。
这份适应不良往往来自于“直觉依赖者”,虽然高考的高分匹配上了这个高等学府,收到了入取通知书,但他们的过往习性,成了开学后去融入这个地方的无形门槛。
相对来说,“目标掌控者”在大学氛围里会更加如鱼得水。他们的“文化工具箱”里,个人认为,最如鱼得水的一个,便是“对主流价值资源的能动性利用”。
如果前途需要官方荣誉加持,他们的言行会马上向官方评判标准靠拢;如果就业需要实习履历,那他们会抓紧一切机会表现自己。可能这些表现是一种包装,甚或是一份技巧。这在“直觉依赖者”眼里,是一种非道德的功利化趋向,但于“目标掌控者”而言,他们对此并无任何心理负担。
他们知道主流评判标准是什么样的,知道如何去迎合,同时,他们又有一套自己的追求和标准,并没有被这些主流评判所裹挟同化。他们的迎合更像是一种实现个人目标的策略,利用这些主流资源,然后去拿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相对来说,目标感并不那么强烈的“直觉依赖者”可能会更容易被主流观念影响,尤其在迷茫之时,会更容易做出和多数人一样的选择,自己的个体声音被主流观念所代替。
“直觉依赖者并非没有树立目标的能力,只是因为升学流动带来了场域的剧烈转换,从而引发其内在自我及文化常识的震动,陷入一种不清楚自己是谁、将要成为谁的模糊的位置感。”
(作者对两种类型更细致的分类)
当然,四年的“在场中”的过程,也会带来一些变化。一开始的“直觉依赖者”也有可能转向“目标掌控者”,或者在一个人身上,这两种成分各占一部分。作者提炼的理论模型,放回到现实里,它必然是更为交融和复杂的境况。
那“在场中”时,发生了什么?并且会让人产生变化?
作者将读大学的过程分成两种投入,一种是学业投入,指专业学习,一种是社会性投入,指课堂外的社团、人际交往等。
作者发现,促使一个人发生较大价值转变的往往和社会性投入有关。比如一位同学参加了某个讲座,遇到了合缘的导师,挖掘出了内心的学术理想;一位同学和学长学姐交流,被传递了未曾知晓的经验,开拓了视野等。
学业投入,是大学生活的基础,社会性投入,像是稳定基础之上的向各种可能性开放。这种和可能性的接触,让人从旧有习性过渡向眼前的大学新场域,并让自己的“文化工具箱”得以装入更多元的认知、视野和行为策略等。当然,前提是,一个人愿意打开自己的箱子,并让内容流动起来。
经历了适应程度不一的“入场前”,还有投入程度不一的“在场中”,最后咱就来到了大学毕业时的“出场时”,这时候不一样的便是各自对毕业出路的满意度。
有些人如愿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计划,有些人则是慌忙上马或是被迫将就了某一个选择,甚或是在一种无意识的被迫状态下,比如“在全无计划的情形下临时抓住一个恰好够得着的机会”(我感觉我当年毕业就属于后者,即虽然在做选择,但实际是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无论毕业后是接着读研还是直接就业,学业教育的最终路径都是指向工作。关于工作意义的指向,作者画了一个三角形的示意图。
(书中示意图)
一角是归向于“家国理想、社会价值”,比如抱着学术价值理想的继续深造,或是抱着社会服务理念的参与公益、考公;这一价值图示多来自于学校的高等教育理念。
一角是归于“地位保障、家庭责任”,比如优先选择薪资较高的、能提升生活条件的工作;这一价值图示多来自于家庭期望。
一角是归于“个体趣味、自我表达”,即更偏向于走自我追求的生涯道路。这一价值图示则来自于相对开放的市场经济带来的思潮影响。
在这三角结构中,少数人可能处在某一角上,方向非常明确,大部分人则处于三点之间,需要面对来自不同方向的张力拉扯,比如需要调和社会理想和家庭责任的矛盾,或是面对着个体趣味和社会角色间的平衡。
四年大学,有些人成功兑换到了意义的实现。有些人是走到了最后,然后回过头来去套上某种意义图示,让结果合理化。
作者的研究结论是,寒门学子往往受限于自身的“文化工具箱”,而无法让大学里的教育资源转化成获得理想出路的资本。阶层习性,某种程度成了教育公平化的无形阻碍。
“大学场域的游戏规则和自身所处的位置,即对大学和劳动力市场的运转逻辑有所了解——这实际上是一种暗藏阶级壁垒的文化性知识。”
某种程度而言,一个人的教育确实是建立在其所在家庭的肩膀上,另一方面,它又不仅限于家庭,它是建立在在家庭内外所累积接触到的认知和经验的总和之上。
阶级壁垒真实存在,但或许也有机会通过其他渠道去缩减壁垒内外的信息差,找到突破的缝隙。这处缝隙,便是寒门学子改变过往习性的空间所在。
攻略的用处,是什么?
本书用地图的比喻,把上大学的资本置换过程讲得还是蛮清楚的。
如书中所描述:
“当大学生懵懵懂懂地踏入名校校园,很可能会发现其间的生活像极了一个被精心布局的异彩纷呈的迷宫:
并不存在一条“主路”或某种标准走法——似乎每一天的过法都有许多种可能,每个人在路口处需要不断地做选择,每一条小路(例如科研、学生会、社团等)都各有乾坤,且大多与迷宫外的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他们在各个小路之中穿行探索,一边选择自己的路线,一边在路途上收集着有价值的筹码(成绩、经历、奖项等)。他们与其他探索者之间是一种心照不宣的竞争关系,因为筹码的数量是有限的;
当他们到达迷宫出口的时候,他们需要将口袋里的筹码拿出来,用它们来兑换成下一个旅程的入场券。”
如果你想毕业后进入体制内,那么路径便是保持学业成绩、进入体制内话语、进入学生会等官方机构;如果你想毕业后进入名企,那么路径便是争取名企的实习机会、进入就业相关的社团等;如果你想毕业后保研,那么路径便是保持优秀的学业成绩、参与学术活动…
这是一份很清晰的上大学攻略。不过现实情况是,并不是每个人在大一甚至入学前就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作者给出了很多个上大学的范例路径,让人清楚大学可能意味着什么,可以发生些什么,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的是,这些路径它们并不是大学里仅有的可能性。
这本书的研究历程算是挺短的,和《我的二本学生》里老师历时九年的观察相比,这篇博士论文的写作未免显得仓促了些。算是各有利弊吧。
《我的二本学生》,它带有更浓的代际变化感,它把一代代的学生群体放在社会时代变化的视野里,会看到更多大环境给个体命运带来的影响。《金榜题名之后》,则更像在某个时间点提炼出了一个当下的空间切片,放大观察着大学场域中的个体状态,从视角上来说,它对上大学的过程看得更微观具体。
无论是二本学院、一本学院,还是其他所谓的几本学府,这些以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地方,他们做的其实是一件事情——用项飙在《把自己作为方法》里所说的词来形容——那就是“人的生产”。
教育,是把我们自己置于一个场域里,然后让自己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可能是按照某个路径,一步步把教育资源置换成市场上的生存资本,这是“劳动力的生产”,它有迹可循;另外,这个变化,也可能是穿梭在N条路径之间,在混沌中,让自己经历,然后试错,这是“人的生产”,它允许路径之外的例外。
如果重来一遍,我不会改变大学里的任何选择。虽然毕业时的就业结果并不满意,但大学带来的经历它已然变成了一场持续一生的发酵。没有当年的直觉经历和路径试错,也不会有如今的自己。
攻略的出现,只会影响中间路径,它无法影响到“你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本攻略虽然晚读了十多年,但并没有让我觉到后悔。
作者/王大安
记录探索真实自我和世界;
凡真实的,必会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