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全忠与朱元璋之比较

箪瓢斋 2020-04-04 19:56:25

朱全忠与朱元璋这一对本家,都是出生在天崩地解的王朝末世,也都参加了农民起义,最后还都变成了开国皇帝。然而,他们两个各自创立的王朝,一个很快覆灭,一个却持续了二百多年。不同的结果,说明了两位姓朱的高人之间还是有很大的高低之分的,那么他们两人之间都有哪些不同之处呢?下面本文就做一下简略的比较。

朱全忠(又名朱温、朱晃)

朱全忠与朱元璋不仅是本家,而且还都是安徽人。朱全忠的老家是安徽砀山,朱元璋则是凤阳。朱全忠和朱元璋都出身贫贱,相对而言,朱全忠的家境要稍好一些,因为他父亲是个教书先生,朱全忠还能跟着爹认识几个字。如果划个成分,朱全忠家大概要算个中农。而朱元璋家就是纯贫农,最后都穷到了要饭的地步。

朱元璋

两个人都生逢乱世,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条路。朱全忠之所以参加起义,是不甘心在穷山沟里一辈子撸锄杠,他还是有饭吃的;朱元璋则是饿得走投无路,不造反就要饿死了,别无选择。

两个人在参加了农民起义之后,人生都掀开了新的篇章。他们两个都英勇善战,屡立战功,所以在义军中提拔得很快。朱全忠很快就成为了黄巢手下的得力干将,方面大员;朱元璋更是成为了义军统帅郭子兴的重要助手,甚至成了他的乘龙快婿。

此后,两人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一点变化。朱全忠见风使舵,背叛了黄巢,投降了朝廷,最终成为了一名独霸一方的军阀。朱元璋则是在郭子兴死后,取而代之,成为了义军的统帅,当然也具有了军阀的性质。

再往后,两个人都与同时并起的群雄展开了逐鹿之战。朱全忠在打垮了中原地区几乎所有的军阀豪强之后,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杀害了唐朝末帝,自己取而代之,建立了后梁。朱元璋则是在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实力派人物之后,又将蒙古人赶出了中原,最终建立了明朝。

由于朱全忠并没有把全国的割据势力消灭干净,所以在他死后不久,后梁很快就被后唐所灭,成为了一个短命的王朝。而朱元璋则是天下一统,消灭了所有的能够威胁他的人,大明王朝一直持续了二百七十余年。

这样一比较,我们就能看出朱全忠和朱元璋最大的区别了。朱全忠这个人耐不住诱惑,眼瞅着皇帝的龙椅唾手可得,就忍不住想要坐上去。而在当时,天下远未平定,李克用、杨行密、李茂贞、王建等割据势力仍很庞大。朱全忠一开始也是打算学习曹操,玩一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但是他没有曹操的耐性,看到皇帝的宝座就控制不住自己,最终杀害了唐末帝,还杀了很多大臣,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了后梁的开国之主。

这样一来,他在道义上就处于破产的境地。李克用等人纷纷以“恢复唐室”为号召与朱全忠对抗,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朱全忠一时间成为了天下人的公敌。曹操曾经把称帝登基比喻成“居于火上”,朱全忠是自己主动跳到了火坑上面,显然属于自找麻烦了。

相比之下,朱元璋就表现得十分具有政治眼光。我们都知道他采纳了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自始至终一直以小明王的部属自居,直到天下已定的时刻才秘密谋害了小明王取而代之。如此韬光养晦的战略使得朱元璋受益匪浅,他能逐步壮大,顺利地消灭一个又一个的对手,都与成功实施这种战略有关。

通过比较,我们还可以看到,朱全忠和朱元璋在为人处世上也具有很大的差距。按理说,像他们俩这样的开国之主,绝对不可能自始至终都是使用堂堂正正的手段来夺取江山,各种阴险卑鄙的手法那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们又必须在天下人面前伪装出一副大仁大义的假象来。这副假面具如何能够戴得逼真,那可就是一门学问了。

朱全忠在这方面虽然也尽力掩饰自己厚黑阴毒的本质,但是做得始终不够好,给天下人留下了自己吃相难看的印象。比如,朱全忠在与军阀秦宗权的战斗中一度处于下风,形势危急,于是他只好向山东的朱瑄、朱瑾兄弟求救。朱氏兄弟看在同宗的份上,出兵帮助朱全忠打败了秦宗权。朱全忠万分感激之余,还与朱瑄、朱瑾结拜为兄弟。

但是朱全忠的主要威胁一消失,他立刻翻脸不认人,向着朱家兄弟发起进攻。吞并了他们的地盘,还把朱瑄一家老小杀个干净,只有朱瑾逃脱了一条性命。这样的事情自然瞒不过天下人,人们对于朱全忠的印象显然是好不了。

相比之下,朱元璋在这方面就很善于伪装自己。郭子兴一度受人排挤,几乎变成光杆司令,而朱元璋这时恰好组建了一支数万人的军队。郭子兴去投奔他,他就毫不犹豫地将军权交给郭子兴,自己甘当部属。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又把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推到前台,让他做名义上的一把手。郭天叙是曾经想致朱元璋于死地的,但是朱元璋却至少在明面上始终都没有报复他。如此一来,朱元璋的声誉当然就会很好,来投奔他的人也就更多了。

朱全忠和朱元璋两个人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不同之处便是他们的军事指挥能力。应该说两个人都是杰出的军事家,都指挥着部队打过很多漂亮仗。但是,在最关键的决定天下命运的生死决战中,朱全忠失败了,朱元璋却成功了。

公元910年,朱全忠御驾亲征,率领全部精锐,与后唐的李存勖在柏乡展开决战,结果全军大败。朱全忠惨败后大哭:“想不到李克用的儿子这么厉害,我的儿子绝不是他的对手,看来今后是完了。”

而朱元璋却赢得了与陈友谅这样最主要敌手的战略决战。在关键的战役中,他从来都没有失败过。这表明,朱全忠和朱元璋在军事指挥领域是有高下之分的。朱元璋的能力要比朱全忠强,这也是他们两个人成败的关键之所在。

朱全忠和朱元璋两个人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有一个贤内助。朱全忠有个张皇后,朱元璋有个马皇后。这两位皇后都是十分贤惠、仁慈,为自己的夫君做了很多事。朱全忠和朱元璋与自己的结发妻子的感情也都十分深厚,夫妻间非常恩爱。

可惜两位皇后都不幸早逝,而她们死后,朱全忠和朱元璋都变得性情乖戾、暴虐恣睢,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

朱全忠在张皇后死后,身体多病,脾气暴躁,“意郁郁,多燥念,功臣宿将往往以小过被诛,众心益惧。”更要命的是,他变得异常淫乱,连自己的几个儿媳都霸占来侍寝。结果闹得上下离心、人人自危,最终变生肘腋。

912年,朱全忠的儿子朱友珪乘朱全忠病重之际,发动叛乱,刺杀了朱全忠,还杀死了自己的兄弟朱友文。而他自己也被另一个兄弟朱友贞打败,被迫自杀。此后,后梁王朝就走入末路,很快就被后唐所灭。

朱元璋的晚年也变得十分嗜血好杀,接连制造大狱,诛杀功臣。李善长、胡惟庸、蓝玉等大案前后牵连数十万人。不过,他毕竟是在天下已经大定之后这么做的,虽然搞得人心惶惶,却也没有给自己的江山社稷造成什么威胁。同时,他的儿子里虽然也有像朱棣那样野心勃勃的,但是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朱棣是绝对不敢造反的。这说明朱元璋在对内控制方面也是比朱全忠高出了不止一筹的。

正是由于以上的各种因素,这才使得朱全忠和朱元璋各自创立的王朝拥有了不同的命运。这一切都值得后人深思。

0 阅读: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