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去洪泽湖看看,但因为洪泽湖偏居一隅,多年来从它附近来来去去,就是没有机会过去它的湖边亲自吹吹湖风。
这次的淮安之行,就提前计划出来一天,专门过去看看洪泽湖古堰大堤,看看洪泽湖的广阔飘渺,尝尝洪泽湖的湖鲜鱼圆,看看闻名遐迩的三河闸……
洪泽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苏北平原中部西侧,淮安、宿迁两市境内,为淮河中下游结合部。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后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代始名洪泽湖。公元1128年以后,黄河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潴水,原来的小湖扩大为洪泽湖。
开车沿淮北灌溉总渠大堤慢慢接近洪泽湖,湖边有渔家在售卖鱼虾和刚刚采下的红菱。
路过淮河入海水道,“二河新闸”。
到洪泽区的水釜城附近的湖边
洪泽湖的形成,具有三大因素:
其一,地壳断裂形成的凹陷,是洪泽湖形成的自然因素,胚胎始于唐宋以前的小湖群。主要有富陵湖、破釜涧、泥墩湖、万家湖等。
其二,黄河夺淮是形成洪泽湖雏形的客观因素。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决阳武,至梁山泊分南北二支,南支与泗水合,南流入淮,此为黄河改道之始。至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北徙,由利津入海,黄河夺淮长达近700年之久。由于黄河居高临下,倒灌入淮,黄淮合流,流量增加,水位抬高,将富陵湖、破釜塘等大小湖沼、洼地连成一片,汇聚成湖。
其三,大筑高家堰(洪泽湖大堤)是洪泽湖完全形成的人为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
我们现在已经站在古堰大堤之上了
湖叉子小港湾
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南水北调”工程东线部分的过水通道。
在正常水位12.5米时,水面面积为159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米,最大水深4.5米,容积30.4亿立方米。湖泊长度65公里,平均宽度24.4公里,汛期或大水年份水位可高到15.5米,面积扩大到3,500平方公里。全湖水域由成子湖湾、溧河湖湾、淮河湖湾三大湖湾组成。
离开洪泽区,沿洪泽湖大堤旁边的公路开车直接到蒋坝镇。
开始在水天一色的洪泽湖古堰大堤上的拍照模式
长堤之上,湖畔微风轻柔拂面,路边植被茂盛,芦苇花荡漾,远处烟波浩渺,漾起一阵潮湿水汽。
这个小白胖子就是蒋坝古镇的特色美食:蒋坝鱼圆
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古称高家堰,全长70余公里,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被誉为“水上长城”。
奔跑吧,兄弟!
“行走千年古堤,感受遗产魅力”
三河闸,隆重登场!
三河闸,是淮河洪泽湖入江水道的控制口门,位于洪泽湖下游东南角蒋坝镇附近。
设计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是中国最大的节制闸。2010年汛期开闸泄水352亿立方米,占同期洪泽湖出湖洪水量的81%,是洪泽湖的最大口门。
三河,是洪泽湖出湖主要河道(三河、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新河)之一。
看到洪泽湖镇水铁牛,镇水铁牛为了根治水患,古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的哲学思想,是古人管理根治水患根本理念。
清康熙年间,洪泽湖大堤建成时,曾铸“九牛二虎一只鸡”,以此镇水。如今已是虎归森林,鸟飞远去,只有憨厚的铁牛与洪泽湖朝夕相伴,可惜仅存五条,其中两条在这里。
铁牛系生铁铸成,除牛角均已残缺以及部分铭文锈蚀外,余则保存较为完好。铁牛身长1.70米,宽0.57米,高0.68米,有厚0.07米的一块铁板与牛身铸为一体,共重约2250公斤。
平时蓄水“固得于池挂碧空”、“烟波浩淼有无中”,汛期排洪“滔滔巨浪归江海,滚滚狂涛走巨龙”,站在闸桥上凭栏南眺,“白蟒化龙龙戏水,吞去吐雨万花中”更为壮观。
今天的湖面,波澜不惊!
洪泽湖,低调蓄水,从不张扬!
如果你来洪泽湖,一定要到蒋坝,一定要到三河闸!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看完世界回家去
淮安之行结束了!傻鸟归巢。
凉风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天涯故人少,
江湖傻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