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穆楚克栋鲁普妄图重建蒙古帝国,抗战爆发后成为日寇傀儡

史海撷英 2025-02-07 19:25:12

日本占领东北之后,扶持溥仪建立伪满洲国,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事情,可是当时还有一个人,也在日本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伪政权,试图分裂祖国,他就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亲王——德穆楚克栋普(1902年2月8日——1966年5月23日),都称他为“德王”。德王出生于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初一(1902年2月8日),大年初一出生,本来是个好兆头,可没想到这个人竟然成了出卖国家利益的人。

辛亥革命后,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德王痛惜不已。随后他就跟随溥仪的脚步,为了能够复辟帝制,直接勾结日本人,同溥仪一起成为政治上的“孪生兄弟”,成立了“蒙古自治邦”,成为日本侵华的“满蒙政策”的帮凶。

德王本身也是一位人才,6岁的时候就继承王位,11岁接管政事,他一直以成吉思汗的后裔自称,梦想着重振祖宗的威风,再建一个蒙古帝国。

年幼的德王,思想也被新文化冲击,一方面想铲除旧制,推行改革,一方面又十分留恋封建帝制的威严。他继位的时候,已经到了民国时期,当张勋等人拥戴溥仪复辟的时候,德王欣喜若狂,希望能够通过溥仪的帮助,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可是后来复辟失败,溥仪被赶出了皇宫,来到日本使馆。德王立即动身,前往天津去会见溥仪,还遵循三拜九叩大礼,并送给溥仪1万银元。

德穆楚克栋鲁普

德王的政治理想以及一些举措受到了日本关东军的关注,于是日本人派了盛岛角芳,秘密地潜入蒙古各地,找准机会,进行拉拢德王的阴谋行动。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溥仪开始在“满洲国”执政,这个时期,日本加快了对内蒙古地区的军事占领,同时有暗中用政治阴谋,想把内蒙古也纳入他的侵略范围,让其成为伪满洲国的缓冲地带。与此同时,德王也有意和日本人勾结,幻想建立一个“蒙古帝国”。

后来在日本特务的游历之下,双方达成协议,德王负责掩护日本人,潜入蒙古进行情报搜集,而德王要求日本人给其提供武器装备,扩充蒙古武装。时机成熟之后,德王派亲信补英达赖,去长春专门负责向日本军购买装备。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德王又和其他的盟主,一起推动了“内蒙古高度自治”运动。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国民政府批准了这一项决议,成立“蒙古地方政治委员会”,让何应钦、赵戴文作为副指导长官,替国民政府坐镇蒙古。可是这个“蒙政会”的实权,都在德王的手中。

德王一方面勾结日本,也和国民政府保持联系,还要求政府给“蒙政会”发放经费,提供武器和电台等战略物资,最终国民政府妥协,每个月为其拨付3万元的活动经费。

德穆楚克栋鲁普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日本为了能够把德王拉下水,直接送了一家6座的飞机给他,还派遣专门的飞行员和助手。后在筹备蒙古建国的时候,日本提出先派出三个日本顾问提供帮助,在这一个要求上蒙古的盟主之间发生了分歧,尤其是索王,他认为这样蒙古会成为第二个伪满洲国,坚决不同意。此后德王只能单方面的和日本沟通合作。

后来德王改变措施,向日本提出,先帮助蒙古弄出一个独立的局面,在建立蒙古国,经过一些里的商讨双方签订了“满蒙合作协定”,德王亲自去面见溥仪。为了能够拉拢德王,在日本的授意之下,溥仪封他为“武德亲王”。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在傅作义的帮助之下,蒙政会保卫科长云继先,率领千余人发动了起义,从这个时候开始,德王开始公开勾结日本人和国民政府分庭抗争,并在同年的5月建立了“蒙古军政府”,德王出任总裁。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德王出任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主席,联合政府的首都设于呼和浩特,名义上归南京的汪伪国民政府所辖,实际则是一个独立的政权,在日本和伪满洲国驻有单独的外交机构,使用成吉思汗纪年,悬挂其“四色七条旗”。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德王前往日本,参加日本皇纪2600年的典礼,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为强化对德王以及蒙古的掌控,同意将蒙古政府的名字改为“蒙古自治邦”,德王出任主席。

德穆楚克栋鲁普

从此之后,德王和溥仪死心塌地地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工具。

“伪满”和“伪蒙”也并不是那么和谐,双方都是明争暗斗。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伪满洲国成立十年的庆典上,溥仪接见德王的时候,已经不再用君臣的礼节,而是以蒙古政权的首脑礼仪接待,在宴会上溥仪甚至称呼他为“贵主席”。

这次宴会之后,德王趁机向日本要求,想把伪满洲国控制的呼伦贝尔、哲里木、昭乌达的三个地区,划归为蒙古自治邦的版图。为了争得更多地盘,德王还向日本提出要求,要求将伪“满洲国”的一些地方给他。日本方面没有同意,只是用空头支票将其稳住。到了二战后期,德穆楚克栋鲁普看出日本行将失败,便积极扩充伪军力量,希望到日本失败后依靠自身力量建立“大蒙古国”。

在投靠日本的同时,德王却也暗中与重庆联系,表示愿脱离伪“蒙疆”去重庆。蒋复电嘱他:“仍留蒙疆,忍辱负重,以图将来。”蒋给他的这一指示,不仅成为他与日寇勾结的“护身符”,而且,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后,德王又以此为由,赴重庆向蒋要求“东山再起”。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战败之后,八路军占领张家口,德王只能向北平逃亡。德王看大势已去,就主动联系重庆政府,想要东山再起,可是蒋介石没有同意,只是每月提供15万的生活费,让其隐居起来。

德穆楚克栋鲁普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德王又逃窜到内蒙古西部地区,纠结旧部,妄图取得美国的支持,重新组建“蒙古政府”,可是随着解放战争的进程,蒙古内部也出现了分裂,最后德王只能逃亡乌兰巴托寻求政治避难。

1950年,中蒙友好条约签订之后,德王作为战犯,被蒙古国抓捕入狱,并引渡回国,接受人民的审判,与此同时他又和溥仪一起,成为了难兄难弟,一直到1963年两人同时被特赦出狱,出狱后被聘为内蒙古文史馆馆员。曾主持编成《二十八卷本词典》(蒙古文),著有晚年回忆录《德穆楚克栋鲁普自述》。1966年5月23日在呼和浩特过世。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