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致命的粗心,叫“把肠癌当痔疮”,3种大便异常是身体警报

芷文聊健康 2023-02-03 09:06:13

李先生,53岁,前一段时间总是感觉下腹部疼痛,而且伴有便秘现象,李先生以为是便秘导致的腹痛没有在意。最近一段时间,李先生发现自己便中带血,而且排便困难的症状愈发明显,李先生以为自己得了痔疮,自行去药店购买了一些药物,用了几天药后,便血症状仍然没有缓解,而且腹痛症状加剧,李先生决定去医院检查一下。

通过李先生主诉,了解到李先生便中带血,通过观察李先生的粪便,发现李先生粪便性状出现变细,血便,以及黏液便等情况;李先生自述有持续性的腹痛感,按压下腹部有明显压痛感,未触及到腹部肿块,全身症状以乏力为主。

体格检查发现李先生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随后为李先生进行直肠指检,通过指检可触及直肠部分有明显肿块,占肠壁周径范围1/3左右,这是导致李先生排便困难的重要原因。

大便常规发现红细胞和白细胞均增多,通过内镜辅助刮取肿块组织,同时进行腹部影像检查,通过CT检查发现直肠部位出现原发灶,且腹股沟部位出现淋巴转移灶,对肿块组织进行活检,活检结果发现肠癌细胞,最终确诊为中晚期中上段直肠癌。

通过会诊确定李先生治疗方案,通过直肠局部切除的方法去除肿瘤,同时清扫腹股沟淋巴结,术前进行化疗和放疗用于稳定癌细胞,术后及时通过化疗,放疗等方法进行预后,手术非常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李先生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切除部分直肠后并没有影响李先生日常生活。

李先生对于肠癌前期表现的症状并没有察觉,反而被误认为是痔疮,影响最佳的治疗时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肠癌和痔疮的区别及发生肠癌会出现的3个排便异常。

一、肠癌和痔疮有哪些区别?

肠癌和痔疮都会出现疼痛,大便性状异常,肛门附近都可能出现肿块,但是两者出现的症状会有明显的区别。

1)疼痛部位不同

痔疮大多以肛门或肛周疼痛为主,疼痛感较为剧烈,而肠癌大多以腹部或下腹部疼痛为主,靠近肛门部位的肠癌也会出现肛门疼痛,发生肠癌最开始以隐痛为主,疼痛感觉不明显,不易被察觉,随着癌细胞的不断侵入肠道内的肌间神经丛,肠癌导致的腹痛感会随之加重。

由痔疮引起的疼痛会在排便时加重,但肠癌导致的疼痛没有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疼痛部位不同以及疼痛特点将两者相区分。

2)大便性状改变

痔疮一般不会导致排便习惯改变,但痔疮会影响大便性状,肛门出现痔疮后帮助组织会出现溃烂或脓肿,导致便中带血或出现脓血便;发生肠癌会影响排便习惯,导致大便性状发生明显变化,而且伴随里急后重等症状。

3)肛门肿块部位不同

痔疮分为内痔和外痔,肛周都会出现明显的肿块,痔疮出现的肿块可脱出肛门,直肠癌在肛门附近也会出现肿块,但距离肛口较远,通过指检可触摸;通过肿块距离肛门的远近可以区分肠癌和痔疮,区分痔疮和肠癌最重要的是观察大便形状及排便情况,发生肠癌会出现3种排便异常。

二、出现这3种大便异常,可能是肠癌发生了

第一种:出现便中带血,脓血便

发生肠癌癌细胞会侵犯肠道内的组织,当癌细胞侵犯肠道内的上皮细胞,导致上皮细胞发生癌变,癌细胞不断的在肠道黏膜内增殖,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导致肠内黏膜破裂,还会影响肠内黏膜毛细血管,影响肠内血运,导致大量血管出现坏死或破裂。

影响组织出现溃烂流血现象,当粪便经过受损组织时,血液脓流等物质会粘连在粪便上,最终导致排便时出现血便或脓血便,早期肠癌便血现象肉眼无法识别,属于隐血便,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随着癌细胞的增殖,越来越多的肠内黏膜受到损伤,组织溃烂增加,便血现象也愈加明显,后期通过肉眼就能观察出血便。

上面提到的李先生,早期并没有发现血便现象,到后期发现血便现象李先生以为是痔疮,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最终导致肠癌转移,加大治疗难度,我们出现便血和便脓血现象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筛查是否是肠癌发生了。

第二种:排便困难或排便形状改变

发生肠癌会影响我们的排便习惯,肠癌会侵犯肠内黏膜,影响肠内蠕动功能,肠道蠕动能够促进排便,当蠕动功能受到影响时会导致我们出现排便困难的症状,肠内发生癌症还会影响肠道内的菌群,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菌群活跃度,从而导致排便困难。

部分肠癌患者的肿块会向肠内生长,影响正常肠内通道,导致我们出现大便变细的情况,严重时可能还会导致肠梗阻现象发生。上面提到的李先生出现了大便变细的情况,最终确诊为直肠癌。

如果我们和李先生一样,出现了大便变细的情况,那么很可能是肿块导致肠道变狭窄,应该及时去医院筛查是不是肠癌,以免肠癌诱发肠梗阻症状发生,威胁我们的生命健康。

第三种:排便次数增加

肠道内的癌细胞会影响菌群失调,可能会导致菌群活跃下降,也有可能会刺激菌群过度兴奋,诱发肠易激综合征发生,导致我们出现腹泻症状,排便次数增加,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且排便量较少,同时伴有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去医院筛查是不是肠癌发生了,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如何筛查肠癌。

三、我们应该如何筛查肠癌?

1.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肠癌症状

发生肠癌大多以腹部症状为主,因此肠癌易与其他肠道疾病相混淆。发生肠癌大多会出现排便异常,以排血便,排便性状改变,排便次数增加为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全身症状,例如乏力,体重下降,贫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低热现象,黄疸现象以及水肿现象,通过以症状可以自主筛查是否是肠癌,尽早去医院检查。

2.内镜筛查

通过内镜可以明显看到肠腔内是否有肿块物质,直肠癌可通过指检触摸到肿块物质;内镜还可配合活检,通过内镜辅助观察肿块物质,并提取肿块物质进行实验室检查,通过活检能够有效筛查是否是肠癌发生了。

3.影像筛查

通过腹部CT或增强CT能够有效观察腹腔内是否有病灶,通过腹部B超或X线能够有效查出腹部肿块,也可作为筛查肠癌的项目。

4.大便潜血实验

早期肠癌也会出现便血现象,但是通过肉眼无法观察,大便潜血实验能够有效筛查是否出现了便血,如果实验结果出现红细胞或白细胞升高,那么可能发生肠癌了,需要进一步检查。

除了以上筛查方法,直肠癌还可通过直肠指检快速筛查,通过手指触摸直肠是否有肿块,如果有肿块那么可能发生肠癌了,如果肿块靠近肛门可能是痔疮,我们要将两者区分。

一些肠癌风险较高的人群应尽早筛查肠癌,尽量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筛查,肠癌风险较高的人群包括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肥胖人群,糖尿病人群,饮食习惯不健康的人群,以及吸烟喝酒人群。通过筛查肠癌能够起到预防肠癌的作用,除了筛查肠癌还有一些方法也能预防肠癌发生。

四、怎样预防肠癌发生?

首先,积极治疗肠道疾病

慢性肠炎会增加肠癌风险,因此长期患有慢性肠炎的人群应该积极治疗原发性肠道疾病,防止慢性肠道疾病恶化。

其次,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肠癌发生的重要原因,长期吃腌制食品以及红肉食品的人群会增加肠癌风险。

为了降低肠癌风险,我们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五谷杂粮,保证膳食平衡,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会损伤肠道,因此我们要以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为主。

保证食物健康干净,少吃隔夜菜,不喝生水,保护肠道健康。吸烟喝酒都会增加肠癌风险,预防肠癌发生要避免这些不良嗜好,坚持作息规律。

第三,保持运动习惯

运动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加快肠道粪便排出体外,避免粪便滞留滋生细菌,破坏肠道大环境,增加肠癌发生风险。

同时运动还能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机体免疫是抵抗癌细胞的第一道防线,通过运动有效预防肠癌。运动前要充分热身,以免拉伸肌肉,运动后要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运动后还需要拉伸,选择多样化的运动方式,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有效提高运动效果。

有一种致命的粗心,叫"把肠癌当痔疮",出现大便带血或脓血便,排便性状改变(大便变细),排便次数增加这3种大便异常,要及时筛查是否是肠癌发生了,通过这3种大便异常症状有效区分肠癌与痔疮。

上面提到的李先生出现排血便的现象,误以为是痔疮,导致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期,我们要以李先生为戒,出现这3种排便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筛查。

参考文献:

[1]刘传玲,张晓东.左右半结肠癌的差异及临床治疗理念[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8):787-791.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