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大将李信的后裔李广征战了一生,为何最后一直没有被封候?

耿娟聊历史 2023-05-13 12:07:54

李广乃是李信之后,他们一家子子孙孙都是武将,即使到了汉王朝,也不例外,李广骑术超群,本身实力超群,打仗更是骁勇善战。汉文帝对李广有一段评语:言下之意,就是你生错了时代!你要是出生在汉高帝(也就是刘邦)那个年代,随便就能混个万户侯!汉文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说李广倒霉,他出生在一个错误的年代。假如李广生是刘邦的时候,能不能得到一个万户侯?回答是否定的。在刘邦的时候,一共有三个人获得了万户侯,曹参、张良、萧何,其中曹参是最大的开国功臣,张良作为刘邦的谋士,获得了一万户,萧何获得了两次封赏,这才成为了万户侯。李广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这三个朝代,李广的功绩到底是什么?汉文帝时代:李广在166年,参加了匈奴入侵萧关之战。北地都尉被匈奴所杀,这也是李广参加历史上第一次有记录的出征,那一次,李广作为一名小郎官,在沙场上浴血奋战,砍下了不少的匈奴人头,因此被加为汉中郎。

汉王朝的郎官一般都是由侍从做起,李广则是将军之子,武功极高,而且在汉文帝手下也曾多次冲杀敌寇,甚至与野兽厮杀,因此汉文帝曾说,若是李广出生在刘邦那个年代,可以被封为万户侯,反正汉文帝那个年代,李广是没有被封过爵的。汉景帝时代:李广曾平定过吴楚七个国家的叛乱。这一场大战,李广最大的贡献就是抢回了一面乱臣军旗,也算得上是大功,可是李广私底下收了梁王的赏赐,自己身为皇上钦点的臣子,竟然收了梁王的赏赐,实在是触犯了朝廷的禁忌,因此这一次并没有得到赏赐。在汉景帝的统治下,匈奴曾三次入侵汉地,一次入侵燕,两次入侵雁门郡,李广先后在雁门,代郡,云中,上郡四个郡中任郡主,在其任郡主之位上,忠心耿耿,奋勇抗击匈奴,身为郡主,李广更是经常在前线与敌军厮杀,以致当时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公孙昆邪曾向汉景帝表示:李广身为郡主,只要统帅打仗即可,可是李广经常会出现在前线,由于他过于自信,一旦上阵,没有人可以掌控局面,因此随时都有可能丧命,这便是李广的行事作风。

汉武帝时代:李广以骁骑将军之名,参加了马邑之事,却未能成功,此非李广一人之过,而是全盘皆错。公元前一百三十三年至一百二十九年,汉、匈两国之间的战争,由李广统帅一万铁骑,从雁门出发,与匈奴一战。这一次,一共有四路大军参加了这场战争,每一路大军都有十万之众。大家人数相同,人员配备相同,情况相同,可是最后的结果就不同了。这一次,卫青在龙城作战,也是四路大军之中,仅有一路获胜,卫青自上谷出兵,一路攻入龙城,生擒七百多名匈奴兵。公叔敖自代郡出征,与匈奴一战,折损七千余人,折损七成;公孙贺自云中郡出征,一路未遇,无伤无功。李广自雁门起,率部攻打匈奴,结果大军溃败,数万铁骑或阵亡,或投降,甚至李广都为匈奴所擒,李广终得良机,得以脱身,返回汉室。

这是李广首次率领大军出征,结果却是四个将领中最惨的一个,十万铁骑全军覆灭,这也是汉王朝首次发起的对匈奴人的大规模战争,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也让汉武帝有了击败匈奴人的底气,可是李广的表现却并不出色。李广,于公元前123年随卫青参加了漠南之战。六军之中,以卫青和霍去病最为突出,卫青杀敌上万,而当时只有十七岁的霍去病第一次出征,就俘获敌军两千多人,而赵信和苏建更是狼狈,两人带着三千铁骑遭遇了匈奴伊稚斜单于的上万大军,最终被杀得溃不成军,赵信向其臣服,苏建拼死冲出重围,回到了汉王朝。而李广,则是毫无贡献,毫无损伤,平白无故返回,并不是最糟糕的结果。李广,在公元前119年,追随卫青,参加过一次漠北之战。

这一次,卫青带着五万铁骑,霍去病带着五万铁骑,当时年事已高的李广向皇帝请缨,因为李广的战功不显,皇帝不愿意让李广参加,在他的再三要求下,皇帝终于答应了下来。在战斗中,卫青命令李广和赵食其从左侧包抄单于的后方,但是李广却不愿意,他要做先锋,与单于硬碰硬,但是卫青执意如此,李广也就只好照办了,但是李广却在战斗中迷失了方向,也让李广没有能够将单于团团围住,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大战之后,卫青又遣人前来,质问李广失踪之事,却是被羞辱得无地自容,自尽而亡。李广这辈子,几乎没有打过什么大胜,要么毫无贡献,要么就迷路了。

1 阅读:20
评论列表
  • 2023-06-28 10:21

    涂桶吧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