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如果继续让廉颇担任大军主将而不用赵括,能否改变赵国战败结局呢?

微克的知识 2023-06-29 11:57:27

在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赵将廉颇虽屡战屡胜,但仍坚守阵地,秦国眼看无法快速结束这场战争,便请赵国宰相范雎出谋划策,使其改变原来的统帅人选。因此,关东八大将之一马服君赵奢之子的赵括,代替廉颇出任赵军总指挥。而秦国则是派出了武安君白起,利用他的阴谋诡计,将赵括和几十万赵军困在了秦军的包围之中,二十万赵军在与秦军的战斗中阵亡,剩下的二十万赵军因为没有食物,只能被迫投降,然后被白起处决。秦赵长平战役结束,赵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四十万精锐士兵和平民被彻底歼灭,赵国的国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赵国再也没有了和秦国单打独斗的底牌,而关东六国之一的赵国,也宣告了战国时代的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秦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了将近二十多人,损失了将近一半的兵力,但这一战,却给秦国带来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为秦国的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战,将会是他们的天下,也将会是他们的天下。假若赵孝成王不相信谣言,任用了赵括这个大将,赵国会不会击败秦军,扭转战局?依旧没有。但如果他能在长平之战中一直为赵军统帅,那么赵国四十万大军就不会被他杀个精光。就算是武安君白起,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都是秦军的四大将军之一,在战争中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再说了,秦赵两国的实力相差不大,虽然白起擅长进攻,追求的是全歼敌人,但是廉颇擅长防守,只要他固若金汤,就算是白起,也拿他没有办法。

赵括虽然没有什么战斗经验,但他的计谋,在廉颇这样的老将军面前,就不那么管用了。要知道当初他被王龁的秦军打得节节败退,死守城池,却是纹丝不动,任凭秦军如何羞辱他,他都让自己的属下死守城池,不与之交手,不还手。赵孝成王亦因他大败而不肯参战,大感不快,曾几次遣人到长平之地训斥他,可是他仍是一意孤行,以他的固守之策,应付着秦军兵锋。对于廉颇的做法,秦军也是束手无策,秦军统帅王龁无奈之下,只能将长平一战的情况汇报给了自己的国家,于是宰相范雎提出了叛变的计划,赵孝成王信相信了他的话,派赵括顶替了他的位置,这就是长平一战的后果。

假若廉颇仍在长平赵军统帅,怎会不能把秦军打得溃不成军,扭转败局?首先就是廉颇在连番战败后,被迫由进攻转为防守,现在秦军的主帅,不再是大名鼎鼎的白起武安君,而是默默无闻的王赐。连廉颇在长平一役,都败给了秦将王赐,假若他是威震天下的武安君,连抵挡秦军的机会都没有,更遑论抵挡。这非是因为他的用兵之道,而是因为他的统帅和战斗技巧,比王龁差了十万八千里,他屡战屡败,实是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赵国没有任何理由,秦国屡次对韩国发动进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拿下了上党十七座城池,逼得韩桓惠国王不得不交出上党,但赵国横入敌境,直接从秦国手中夺走了上党十七座城池,然后在半路截胡的情况下,将上党十七座城池收入囊中。从大义上来说,赵国是错的,而且没有借口的情况下,赵军的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如果不是人数上的差距,想要取胜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赵军的人数本来就比秦军少,输了也是理所当然的。

其次是兵力上的问题,因为秦军来势汹汹,人数上又远胜赵军,所以他输得很惨,倒也无可厚非。另一个原因则是秦国的战斗力,自从秦孝公推行了商鞅变法后,秦军由于军功的缘故,战力一直在提高,赵孝成王虽然推行了胡服骑射的政策,但由于长平郡并非广袤的平原,多山多谷,赵军的骑兵很难施展,至于步兵团,最多与秦军相当,由于没有理由,加上人数上的差距,赵军的综合战斗力仍要逊色秦军一筹。而且,这其中也有主帅的原因,王龁在这场战争中并没有太多的历史记录,与廉颇相比,他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名将。但是王龁却是代表秦军出战的左庶统领,根据秦国的军功制度,左庶统领是一个很高的官职,除非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否则根本不会被授予这样的官职,要知道,即便是皇室成员,想要得到这样的官职,也是要靠军功的。从王龁这个左庶长的身份,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不是一个没有战斗经验的菜鸟,也不是一个没有战斗经验的菜鸟,而是一个真正的小白。而能够被朝中诸臣任命为统帅的王龁,也证明了王龁在兵法和战斗方面的天赋,可以胜任长平大秦统帅的职位。从这一点来看,王龁是名正言顺、人多势众、武力上的碾压,在长平一战中屡次击败他,倒也说得过去。

单从各方面来看,他都很难战胜王龁,所以他才会在连败后,固守不出,因为秦军赢了,他们的士气更高,赵军输了,他们的实力大减,已不复全盛,纵使身为四大战将之一的他,也很难凭借一人之力,改变战局。所以即使是武安君的白起,在没有粮食和物资的情况下,他的胜算也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赵孝成王不肯重用赵括的原因,即使他是长平的统帅,也很难战胜秦军。若以道德、兵力、武力和统帅来论,赵国亦远逊于秦国。秦军虽然擅长长途奔袭,但与赵国接壤的上党,在与秦军僵持了很久之后,赵国的实力已经渐渐衰弱,十几万军队的粮食已经捉襟见肘,所以赵国才会向齐国求援,却被齐王建一口回绝,虽然齐国官员们慷慨激昂,提出了帮助赵国的建议,但齐王建依然没有理会。

反观长平一战,秦国虽然比赵军更有优势,又是长途奔袭,但补给和补给都有保证,足见秦国的整体实力。反观赵国方面,则是屡战屡败,主帅廉颇虽几番盘查,却始终固守不出,只是由于长平军缺粮,无法从齐国借粮,又因赵都邯郸的谣言,说廉颇是个无能之辈,即将投降,又说秦军是马服君的儿子。赵孝成王迫于无奈,只得速战速决,否则赵国必会因此而崩溃。也许他的想法和武安君白起料到了秦赵两国在邯郸的战争,秦军必败无疑,所以拒绝了他的任命,不愿成为失败的将军,但赵国的粮食供应已是捉襟见肘,赵孝成王无奈,只得另立主帅,命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担任了新主帅。

不过赵括虽然精通兵法,但在战场上却没有什么战斗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还手,这才中了白起的圈套。虽然秦军在这一次的战斗中损失惨重,但由于补给被切断,又有秦昭襄王亲从河内抽调精锐,所以这次的进攻,已是势在必行。几十万的赵军因为饥肠辘辘,开始自相残杀,赵括虽然知道这一点,但也没有办法,所以他选择了最优秀的将领,带领自己的将士们,向敌人发起了进攻,希望能够给敌人一个喘息的机会,让自己的将士们重新振作起来,可是赵括在逃跑的时候,被秦军一箭射杀,剩下的赵军因为饥肠辘辘,不得不向敌人屈服,最后被白起命令屠戮殆尽。

写在最后:

赵长平一战,哪怕赵王没有任命赵括为主帅,而是任命了廉颇为主帅,但想要击败秦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赵国无论在道义上,还是在兵力上,都处于劣势,即使武安君白和赵军交手,赵国的胜算也是渺茫的。只要有廉颇在长平坐镇,赵军便可避免全军覆没,赵国亦可避免国力大损,再无与秦国分庭抗礼的资本,到时秦国一统天下的时间,亦可推迟。

0 阅读:319
评论列表
  • 2023-06-30 00:16

    长平至今两千多年,没有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说过赵国耗不过秦国一类的话,包括赵王赵括,包括秦王范睢白起,包括反间计的间谍,包括两千多年一来所有评价长平之战名人名将,也就是现代吃的太饱了,出现一大堆小编这样不懂装懂键盘侠砖家,天天意淫赵国缺粮才换帅!

    用户13xxx39 回复:
    现在人为了流量,经常发些奇谈怪论,二千年中国这么多政治家、谋略家、军事家都不曾反驳,司马光甚至总结出赵国存亡与用不用廉颇有关。
  • 2023-06-30 00:16

    直接举报内容虚假!

  • 2023-06-29 21:16

    如果廉颇加李牧联手,白起应该会败!

    唔系老虎的老虎狗  回复:
    白起是歼灭,李牧只是打败,廉颇和李牧联手也未必稳赢白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