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呼声与强音。
语文教材,应该体现“文化自信”。
目前的部编版语文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时代的要求。
最典型的标志,就是一大批来历不明、语焉不详、真假莫辨的所谓“洋鸡汤”被“请”出了我们的教材。包括那个时间点不断变动的大地震的感人故事,砍樱桃树的总统少年,拿镜子助力还没有阑尾炎手术的时代传奇。
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教材里,我们还看到一些西方用于专门用途的“布道文章”,经改头换面之后,出现在我们的教材中。
因为原文有着明确的宣谕与说教目的,所以,在改写成中国的语文教材的时候,一般都要进行大刀阔斧的砍削。
这么一砍削,往往导致故事背景丧失,人物身份失落,情节走向虚置,当老师习惯性地课堂上进行条分缕析的时候,往往会碰到课文里的怪里怪气的核心层,留下无尽的困惑与不解。
从目前来看,在之前的教材里,至少有三篇课文,与布道文相关。
《她是我的朋友》1996年首次进入人教版的教材,开始时没有署名,后来大致到2002年版的教材中,开始用脚注的方式注明作者为:考·约翰。
这个作者是何人?
我们通过全网搜索,在一家宗教网站里,找到了这篇文章的来龙去脉。
文章中这一段写道:
The February 13, 1987, issue of The Missileer, a newspaper of the 45th Space Wing, U.S. Air Force, ran this brief and apparently true story by Colonel John W. Mansur:
翻译成中文就是:
“1987 年 2 月 13 日,美国空军第 45 太空联队的报纸《导弹》刊登了约翰·曼苏尔上校的这篇简短且显然真实的故事。”
这篇文章的作者,说的很清楚是John W. Mansur(约翰·曼苏尔),他的身份是Colonel,即上校。
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应该是仅翻译了“Colonel John”(约翰上校),但奇怪的是,把“上校”音译成“考尔纳”,演变出了考尔纳·约翰,再稍一简化,就变成了考·约翰,然后就把它当成了难以查清来历的课文作者了。
如此断章取义的人名译法,实在要叫人脑洞大开,又徒呼无奈,根据这样的译名,去查找原作者,自然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在此文的原文中,最后有一段提升的总结语,在中文的最早版本里,也译出了这句话,后来进入教材中的时候,这句话被删了。
《青年文摘》中刊载的译文
这句话总结性的提纲挈领的话为:“我想,没有人奉献的爱比这更伟大的了——他为了一个朋友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而在引用了原文的布道文章中,则进一步阐明了这一总结语,有着什么样的背景内质:
依托这个故事的讲道内容
——这个鼓舞人心的故事的最后一句话当然是从圣经中转述出来的,出自约翰福音15:13。这节经文来自修订标准版,内容如下:“没有人比这更伟大的爱了,一个人为朋友舍命。
这段经文提出了许多问题:当耶稣说这句话时,他只是指他自己和他自己的牺牲吗?还是他再次预言了他的门徒和许多其他基督徒将如何死去?所有真正的基督徒都必须为他们的朋友而死吗?耶稣在这里对他的子民说了什么?
我们需要查考这节经文,以了解我们作为二十世纪末的基督徒,应该以何种方式为我们的朋友舍命。(下略)——
可以看出,原文里的结尾与布道意图几处达到了无缝衔接。
这篇课文中将“人物身份”译成“人名”而产生的有意无意的误译,有网友指出,同样在《小珊迪》这篇课文中上演过。
《小珊迪》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进入教材,笔者找到的1987年版的“六年制小学课本”系列中在“语文第七册”。
部编版全国统一教材之前之前,曾经是人教版第八册中的一篇课文。
在这一个版本中,这篇课文的作者署名为英国作家迪安·斯坦雷。
课文讲述了一个不忍卒睹的悲惨故事,文章中的一个小男孩为了诚信,兑付诺言而遭遇车祸,终致不治,年少夭亡,而在故事中,却努力塑造这个可爱男孩的诚信形象,连贯起来看,给人一种极其强烈的“卖惨”刺激。
文章中标注的英国作家迪安·斯坦雷是何许人?
但热心的网友,去查找这个英国作家的身份,却一无所获。
后来有网友猜测迪安·斯坦雷的英文名字应该是Dean Stanley,再去查找原文作者,终于揭开了这个奇怪的作者迷踪的真正谜底。
他的全名:Arthur Penrhyn Stanley,曾经被委任为威斯敏斯特教区高级牧师(负责管理大型教堂或大教堂),Dean有院长与牧师之意,所以他也被尊称为:Dean Stanley,实际上就是斯坦雷高级牧师的意思。
斯坦雷高级牧师写了很多布道文。
将高级牧师这个职务译成迪安,然后生造了迪安·斯坦雷这样一个名字,自然用这样一个名字去寻找原作者找不到任何踪迹。
在讲述完这个故事之后,斯坦雷开始了布道,我们摘录一段,看看牧师从故事中引申出什么样的道理:
——亲爱的孩子们,每当你们受到诱惑时说出不真实的话,或者对别人不友善其他男孩和女孩,或者拿走你的东西不应该拿走,记住小珊迪。——
无独有偶,2001年首次出现在人教版教材中的《同一个名字》,中文版在国内最早出现是在《读者文摘》1990年第2期上,当时译名叫《抽彩》,作者署名为:菲利浦·凯利。
但这个作者是谁,同样扑朔迷离。原文出现在何处,也难知其详。
后来有网友对此文的原文出处进行了追溯,查到这篇文章,最早是《天主教文摘》的一篇投稿,实际上也是一篇布道文章。
对这篇课文的来龙去脉,笔者之前曾经写过一文:“网友揭开老课文《同一个名字》来源,洞观《读者》文风为何受唾弃”,进行了详述。
这篇布道文章,然后被美国版《读者文摘》转载,具体是在1989年134卷第26页,之后,又被国内版的《读者文摘》(即现在《读者》)转译,从而进入国内当时泛滥成灾的“心灵鸡汤”类书籍中,为进入教材拓平了道路。
这些布道文在进入我们的教材的时候,都有一定的流程,首先对作者进行模糊化处理,直接后果,就是出现了种种身份不明的作者译名,然后抹掉原文的发表时间与出版,再以一种不知来历的方式,出现在国内的文摘类刊物上,从而切断了与原文的联系,然后在抛弃掉前因后果与时代背景的情况下,对课文进行提纯类的道德化引申,变成一篇篇感人肺腑的叙事作品。
鲁迅对来自佛经的《百喻经》也十分偏爱,从文学与道德的角度,欣赏文本中的内容,这本无可厚非。这些张扬“爱与道德”的课文,在一番删繁就简的处理之后,变成纯粹寓言意义上的洁净文本,但是这样的文章不能追问,不能查找出处,不能复现动机。
但一篇文章毕竟是不能孤立地脱离具体的情境而生存,因此,在空置了课文的真实发生背景之后,必然造成课文理解的困顿。
当学习过这些课文的学生长大后,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回去弄清当年所学课文究竟来自于哪里,文中描述的真相是什么,这也是目前网络上为什么有很多网友会诘问这些具有洋背景的课文的来历与出处的原因。
在回溯这些有着布道文背景的课文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逆行推断,找到作者,找到原文,比较删节之处,然后会发现,原文有着另一套自成体系的宣讲目标与意旨。
问题是,原文布道的主题与我们课文宣讲的主题真的是吻合的吗?
好在这些课文,逐渐地离开了我们的课本,带有更多的“文化自信”的文质兼优的课文不断充实与丰润着我们的教材。这是令我们感到欣慰的。
十几岁时,就觉得读者,意林之类的真恶心。老师让我读我说好恶心、太假了,还被请家长。
不错了,华盛顿好歹“砍”的是樱桃树,而不是车厘子树[哭笑不得]
却看到华盛顿拨马向前,甩出一截麻绳,这麻绳现在天上晃了一晃,便化做一道金光直冲老酋长,那印第安老酋长大喊一声:苦也!便被抓回去扒了头皮做成了一双皮鞋
自己没本事造刀,就拿别人的刀来捅自己人的心[笑着哭]
[得瑟][得瑟]落樱神斧的故事嘛,美利坚开国神器[笑着哭][笑着哭]
人皮匠华盛顿[笑着哭]
用谎言来教育讽刺至极
被《读者》祸害了一代人!
总比现在好,现在连鲁迅的都不给你上了。
竟然有这么多的那个鬼教的渗透!中华名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志愿军为了同志牺牲自己的故事怎么不放?王成向我开炮为什么不放?
别说那些编辑,校对,审核不懂,没文化。一句话就是有汉奸。
这几个故事挺好的啊,除了作者名字的翻译有疑问之外还有什么问题吗?
典型的文化入侵
记得儿子小学时背格言,有一句叫莱底乌斯儿的人讲的话。我对这个名字很生疑惑,就去问老师他到底是何许人也,老师告诉我,名字不重要,把内容背会了就行了。我立刻觉得这样的教育就是在害人,像是在行骗。